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序言 | 第7-11页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7-8页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第8-10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一、清代监察制度概述 | 第11-17页 |
(一) 清代监察的组织系统 | 第11-14页 |
1、中央监察机构 | 第12-14页 |
2、地方监察机构 | 第14页 |
3、负责专门事务的监察机构 | 第14页 |
(二) 清代监察的保障系统 | 第14-17页 |
1、监察立法 | 第15页 |
2、监察官员 | 第15-17页 |
二、清代监察的效能分析 | 第17-27页 |
(一) 监察效能概念评析 | 第17-20页 |
1、监察目标选择的正确性 | 第18页 |
2、监察活动的工作效率 | 第18-19页 |
3、监察活动的社会效果 | 第19-20页 |
(二) 清代监察效能评价 | 第20-27页 |
1、从监察目标的设定看,突出维护满洲贵族主导的皇权专制 | 第20-22页 |
2、从开展监察活动的效率看,存在着明显的“失监”、“虚监”和“异化”问题 | 第22-24页 |
3、从监察活动的社会效果看,表现出秩序和效益的背离 | 第24-27页 |
三、影响清代监察效能的原因分析 | 第27-36页 |
(一) 专制皇权的极端强化导致监察效能衰微变异 | 第27-30页 |
(二) 民族特权统治对监察效能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 第30-31页 |
(三) 监察制度自身缺陷是影响监察效能的内在因素 | 第31-34页 |
(四) 士大夫议政话语权的丧失导致政治制衡机制丧失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