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 | 第11-35页 |
一、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11-16页 |
1. 历史沿革 | 第11-13页 |
2. 病因病机 | 第13-14页 |
3. 中医辨证论治 | 第14-16页 |
二、方证对应的研究概况 | 第16-21页 |
1. 方证对应的概念与内涵 | 第16页 |
2. 历史源流及发展 | 第16-18页 |
3. 方证对应现代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4. 方证研究的新理论 | 第19-20页 |
5. 方证对应的实现 | 第20-21页 |
6. 问题与展望 | 第21页 |
三、原发性高血压方证对应的现代文献调查 | 第21-30页 |
1. 资料来源 | 第22页 |
2. 证型和中药名称的规范 | 第22页 |
3. 分析方法 | 第22页 |
4. 统计学方法 | 第22页 |
5. 结果 | 第22-28页 |
6. 讨论 | 第28-30页 |
四、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的Meta分析 | 第30-35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2. 结果 | 第31-34页 |
3. 讨论 | 第34-35页 |
第二部分 原发性高血压方证对应的临床调查研究 | 第35-6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二、资料来源 | 第37-38页 |
三、统计方法 | 第38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38-53页 |
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38-39页 |
2. 方药、证候频次分布情况分析 | 第39-46页 |
3. 聚类分析 | 第46-48页 |
4. 临床调查中基于经验辨证的证候类型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48-53页 |
五、讨论 | 第53-62页 |
·一般临床资料 | 第55页 |
·方药与证型的频次分布情况 | 第55-57页 |
·聚类分析 | 第57-58页 |
·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8-62页 |
六、问题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