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理论论文--绘画评论、欣赏论文

图像与痕迹--杨飞云人体素描的当代价值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4页
 一 本文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图像、痕迹与当代第9-11页
 二 本文的研究重点与基本结构第11-14页
第一章 式微的样式——人体素描的当代语境第14-23页
 第一节 他者的舞台——艺术全球化背景与当代中国画家的历史境遇第14-16页
  一 词汇的辨析——绘画领域的现代化与全球化第14-15页
  二 中国艺术的当代性与价值判断第15-16页
 第二节 错位的传统——人体素描的学术渊源及其在中国的现实第16-19页
  一 混杂的概念——人体、素描与学院第16-17页
  二 西方学院艺术的没落与中国学院的建立第17-19页
 第三节 回归绘画本体——两张作品的图像分析第19-23页
  一 背景及形式语言分析第19-21页
  二 人体作为表现语言的可塑性第21-23页
第二章 图像的描摹—人体素描的绘画逻辑第23-31页
 第一节 对于作品发生源的探讨第23-25页
  一 画家的证词第23-24页
  二 关键词的分析第24-25页
 第二节 体验在先与概念先行—直觉与理念的自发整合第25-28页
  一 体验的逻辑第25-26页
  二 身体的绘画第26-28页
 第三节 写生——生命面对生命的图像痕迹第28-31页
  一 图像的灵光第28-29页
  二 写生既是写生命第29-31页
第三章 超越与升华—通向启示的生命痕迹第31-42页
 第一节 物质化的痕迹—作为表现媒介的线条及其价值第31-33页
  一 线条的起源第31-32页
  二 线条的价值第32-33页
 第二节 痕迹的升华——人体素描与形而上之源第33-37页
  一 拓展的传统第33-35页
  二 形而上的绘画之源第35-37页
 第三节 启示—个案研究与当代意义第37-42页
  一 个案与当代—人体素描的精神指向第37-39页
  二 超越即是意义第39-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平面设计中情感主题形式表现
下一篇:梅清“晚期”画风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