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SUMMARY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9-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1 小冠花概述 | 第14-19页 |
·小冠花的分布 | 第14页 |
·小冠花的植物学特性 | 第14-15页 |
·小冠花的生物学特性 | 第15-17页 |
·抗逆性 | 第15-16页 |
·固氮特征 | 第16-17页 |
·小冠花水土保持作用 | 第17页 |
·小冠花的饲用价值 | 第17-18页 |
·小冠花的生产性能 | 第18页 |
·小冠花的繁殖技术 | 第18-19页 |
2 国内外小冠花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小冠花育种的方法 | 第19-20页 |
·国内外小冠花育种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3 牧草抗旱性的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我国水资源现状 | 第22页 |
·牧草适应干旱的生理生态特点 | 第22-27页 |
·抗旱性鉴定方法 | 第23页 |
·生理生化指标鉴定 | 第23-27页 |
第二部分 小冠花直立品系农艺性状研究 | 第27-56页 |
1 试验条件 | 第27-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试验地条件 | 第27-28页 |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8-30页 |
·试验设计 | 第28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8-30页 |
·植物学形态观测 | 第28页 |
·田间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8-30页 |
3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4 结果分析 | 第30-52页 |
·植物学特征 | 第30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生长特性研究 | 第30-37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的生育期研究 | 第30-31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株高及其动态研究 | 第31-34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茎粗及其动态研究 | 第34-35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节间长、节间数和侧枝长变化动态研究 | 第35-37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叶面积变化动态研究 | 第37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株型结构研究 | 第37-42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茎叶比、鲜、干草产量及鲜干比研究 | 第42-45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生物量与相关性状的关系 | 第45-46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穗部性状研究 | 第46-51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穗部性状统计分析 | 第46-49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的种子产量比较分析 | 第49-50页 |
·小冠花穗部性状与种子产量相关性研究 | 第50-51页 |
·小冠花根部性状的研究 | 第51-52页 |
·主根和侧根的研究 | 第51页 |
·膨大根蘖部位研究 | 第51-52页 |
·小冠花地下生物量分布研究 | 第52页 |
5 结论与小结 | 第52-56页 |
第三部分 小冠花直立品系抗旱生理适应性研究 | 第56-72页 |
1 试验材料 | 第56页 |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56-58页 |
·盆栽模拟干旱试验 | 第56页 |
·试验指标级测定方法 | 第56-58页 |
·土壤含水量测定 | 第56-57页 |
·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测定 | 第57页 |
·叶绿素(chl)含量的测定 | 第57页 |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57页 |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第57-58页 |
·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 | 第58页 |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第58页 |
·数据处理 | 第58页 |
3 结果分析 | 第58-67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干旱胁迫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第58-60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 | 第60-61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干旱胁迫下叶片游离脯氨酸的变化 | 第61-62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干旱胁迫下叶绿素(chl)含量的变化 | 第62-63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干旱胁迫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 第63-64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干旱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的研究 | 第64-65页 |
·不同小冠花品种(品系)干旱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的研究 | 第65-67页 |
4 三种小冠花(品系)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第67-69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导师简介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