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犯罪实行过限
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的概述 | 第13-20页 |
一、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的概念 | 第13-16页 |
(一) 中外学者对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二) 对各种观点的评析 | 第14-15页 |
(三) 本文关于共同犯罪实行过限含义的主张 | 第15页 |
(四) 共同犯罪实行过限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5-16页 |
二、共同犯罪实行过限依据的法律原则 | 第16-18页 |
(一)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 第17页 |
(二) 责任自负原则 | 第17-18页 |
三、当前对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一) 国外理论界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二) 国内理论界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第二部分 共同犯罪实行过限之成立条件 | 第20-26页 |
一、主体条件 | 第21页 |
二、主观条件 | 第21-23页 |
(一) 主观故意 | 第21-22页 |
(二) “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界定 | 第22-23页 |
(三) 犯意超出与类似情形的异同 | 第23页 |
三、客观条件 | 第23-26页 |
(一) 成立的前提条件 | 第24-25页 |
(二) 成立的时空条件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的认定 | 第26-42页 |
一、一般情形下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的认定 | 第27-34页 |
(一) 实行犯对组织犯的实行过限 | 第27-29页 |
(二) 实行犯对其他实行犯的实行过限 | 第29-31页 |
(三) 实行犯对教唆犯的实行过限 | 第31-33页 |
(四) 实行犯对帮助犯的实行过限 | 第33-34页 |
二、几种特殊情形下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的认定 | 第34-42页 |
(一) 共同犯罪中出现结果加重犯 | 第34-37页 |
(二) 共同犯罪中出现想象竞合犯 | 第37-39页 |
(三) 共同犯罪中出现牵连犯 | 第39-41页 |
(四) 共同犯罪中出现转化犯 | 第41-42页 |
第四部分 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的法律完善 | 第42-45页 |
一、立法完善 | 第42-43页 |
(一) 立法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第42-43页 |
(二) 立法建议 | 第43页 |
二、司法完善 | 第43-45页 |
(一) 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的具体认定 | 第43页 |
(二) 共同犯罪中特殊情形的处理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