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地形三维显示加速技术研究
表目录 | 第1-8页 |
图目录 | 第8-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三维显示的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通用GPU 技术的运用 | 第13-14页 |
·图形编程API | 第14页 |
·实用平台现状 | 第14-16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嵌入式地形三维建模与加速技术 | 第19-30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9-20页 |
·三维可视化总体框架 | 第20-22页 |
·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形表面建模 | 第22-27页 |
·数字地形的表示 | 第22-23页 |
·等高线模型 | 第23页 |
·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 | 第23-24页 |
·规则格网模型(GRID) | 第24-26页 |
·三种不同DEM 建模方法的比较 | 第26-27页 |
·基于FPGA 的三维加速技术框架 | 第27-29页 |
·GPU 的技术框架和加速原理 | 第27-28页 |
·本文采用的加速技术框架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三维数据模型简化的加速方法 | 第30-49页 |
·基于小波分析的动态多分辨率数据简化模型 | 第30-36页 |
·小波分析理论简介 | 第30-33页 |
·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DEM 数据简化 | 第33-35页 |
·简化模型性能分析 | 第35-36页 |
·多分辨率层次细节技术(LOD) | 第36-44页 |
·分层分块式的数据调度方法 | 第37-38页 |
·四叉树结构的多分辨率LOD 地形构造[49] | 第38-40页 |
·基于最小距离的简化评价系统 | 第40-42页 |
·建模实验性能分析 | 第42-44页 |
·可见性裁剪算法 | 第44-48页 |
·视区裁剪基本原理 | 第44-46页 |
·背面裁剪 | 第46-47页 |
·遮挡裁剪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FPGA 的几何图形变换设计与实现 | 第49-69页 |
·数据几何图形变换算法 | 第49-54页 |
·视点-模型变换 | 第49-50页 |
·投影变换 | 第50-54页 |
·视口变换 | 第54页 |
·几何图形变换算法的硬件实现 | 第54-66页 |
·通讯接口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5-58页 |
·透视投影变换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8-63页 |
·时序控制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3-66页 |
·硬件模块的运行情况与性能分析 | 第66-68页 |
·运行情况 | 第66页 |
·性能分析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加速与性能分析 | 第69-78页 |
·软硬件协同处理测试平台 | 第69-70页 |
·软硬件协同处理的运行情况 | 第70-72页 |
·软硬件协同处理的性能分析 | 第72-76页 |
·测试程序的设计 | 第72-73页 |
·系统数据误差率性能分析 | 第73-76页 |
·软硬件协同加速的优点 | 第76页 |
·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展望 | 第76-77页 |
·下一步工作重点 | 第76-77页 |
·展望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结束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A DEM 精度评估指标与方法 | 第83-85页 |
附录B ARM9 最小系统PCB 图 | 第85-86页 |
附录C ARM+FPGA 测试平台PCB 图 | 第86-87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