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清后期至民国前期九江地区慈善公益事业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2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学术史第9-16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四、相关问题的界定第17-20页
第一章 清后期九江地区传统慈善公益事业的衰落第20-37页
 一、传统慈善公益组织及其活动第20-30页
  (一) 养济院第20-22页
  (二) 普济堂第22-23页
  (三) 育婴堂第23-26页
  (四) 恤病助丧机构第26-28页
  (五) 书院与社学(义学、义塾)第28-30页
 二、传统慈善公益事业的经费来源第30-34页
 三、传统慈善公益事业衰落的原因第34-37页
第二章 开埠以后教会在九江的慈善公益事业第37-51页
 一、教会在九江的发展第37-40页
 二、教会在九江举办的慈善公益事业第40-47页
  (一) 创办新式教育事业第40-43页
  (二) 移植西式医疗事业第43-45页
  (三) 举办恤老慈幼事业第45-46页
  (四) 其他慈善公益活动第46-47页
 三、教会在九江的慈善公益活动中的社会影响第47-51页
第三章 民国前期九江慈善公益事业的新发展第51-66页
 一、民国前期九江新型慈善公益机构的兴起第51-59页
  (一) 民国前期九江新型慈善公益机构的产生第51-58页
  (二) 民国前期九江慈善公益事业演进的社会因素第58-59页
 二、民国前期九江慈善公益事业的基本特征第59-63页
  (一) 组织机构的多元化第59-60页
  (二) 救济畛域的突破第60-61页
  (三) 经费来源与救济手段的多样化第61-62页
  (四) 慈善理念的近代化第62-63页
 三、民国前期九江慈善公益事业的社会影响第63-66页
结论第66-67页
附录第67-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后记第76-77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魏晋南北朝赌博研究
下一篇:佩里·安德森的学术思想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