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神农本草经》的辑佚与注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RT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神农本草经》沿革 | 第9页 |
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3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与辑本选择 | 第10-11页 |
3.1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 | 第10页 |
3.2 本课题的辑本选择 | 第10-11页 |
1 《本经》概况 | 第11-13页 |
1.1 《本经》的成书年代及著者 | 第11-12页 |
1.2 《本经》主要辑(注)本概览 | 第12-13页 |
2 清代辑佚的基本情况 | 第13-16页 |
2.1 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与条件 | 第13-14页 |
2.2 清代辑佚所呈现的学术特点 | 第14-15页 |
2.3 日本考据之风兴起缘由与概况 | 第15-16页 |
3 清代《本经》主要辑本梳理 | 第16-25页 |
3.1 国内主要辑佚本 | 第16-21页 |
3.2 国内主要辑注本 | 第21-23页 |
3.3 同一时期日本主要辑本 | 第23-25页 |
4 清代《本经》主要辑本比较 | 第25-30页 |
4.1 各辑本编著体例对比 | 第25-27页 |
4.2 各辑本药物数量与三品分布对比 | 第27-28页 |
4.3 各辑本成就与不足 | 第28-30页 |
5 清代《本经》主要注疏本梳理 | 第30-36页 |
5.1 国内主要注疏本 | 第30-34页 |
5.2 同一时期日本主要注疏本 | 第34-36页 |
6 讨论 | 第36-39页 |
7 清代《本经》主要辑本、注疏本书影 | 第39-59页 |
7.1 主要辑本书影 | 第39-49页 |
7.2 主要注疏本书影 | 第49-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80页 |
附录1 清代《神农本草经》辑佚、流变的研究综述 | 第6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2 上海图书馆藏《医林集传》残本考 | 第75-80页 |
附录3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