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中英文缩写词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第1章 白介素-17 家族 | 第11-14页 |
·IL-17 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 第11页 |
·IL-17 的受体与信号转导 | 第11-12页 |
·IL-17 家族 | 第12-13页 |
·IL-17 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关系 | 第13页 |
·结语 | 第13-14页 |
第2章 白介素-25 的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IL-25 的一般生物学性质 | 第14-15页 |
·IL-25 的生物学活性 | 第15-17页 |
·IL-25 与支气管哮喘的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 | 第17-18页 |
·IL-25 与其它疾病 | 第18-19页 |
·结语 | 第19-21页 |
第3章 儿童哮喘发病机制的进展 | 第21-25页 |
·炎性介质与哮喘 | 第21页 |
·Th1/Th2 类细胞因子失衡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 第21页 |
·血浆内源性一氧化氮(NO)与哮喘 | 第21页 |
·基因与哮喘 | 第21-22页 |
·肺泡内树突状细胞(DC)与哮喘 | 第22页 |
·前列腺素D2(PGD2)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 第22页 |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在哮喘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哮喘中的作用 | 第23页 |
·胃食管反流在哮喘中的作用 | 第23页 |
·气道重塑在哮喘中的作用 | 第23页 |
·结语 | 第23-25页 |
第4章 RNA 干扰的现状与进展 | 第25-30页 |
·RNAi 的发现 | 第25-26页 |
·siRNA 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技术 | 第26页 |
·阳性脂质体用作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RNAi 的生物学意义及应用 | 第27-28页 |
·RNAi 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30-82页 |
第一部分 IL-25 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 第30-38页 |
1. 实验材料与研究对象 | 第30-3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3. 结果 | 第32-34页 |
4. 结论 | 第34页 |
5. 讨论 | 第34-38页 |
第二部分 IL-25 基因转染对哮喘小鼠的研究 | 第38-82页 |
第1章 PGCSI- IL-25 表达质粒的构建、扩增、鉴定 | 第38-4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9-4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8页 |
第二章 PGCSI- IL-25 表达质粒体外转染对哮喘小鼠T 淋巴细胞的影响 | 第48-6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8-5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0-59页 |
3. 结果 | 第59-62页 |
4. 讨论 | 第62-66页 |
5. 小结 | 第66-67页 |
第3章 PGCSI- IL-25 表达质粒体内转染对哮喘小鼠的影响 | 第67-8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7-6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9-73页 |
3. 结果 | 第73-77页 |
4 讨论 | 第77-81页 |
5. 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83-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中文摘要 | 第108-112页 |
ABSTRACT | 第112-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