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部疾病论文--癫痫论文

微管蛋白在颞叶癫癎模型突触后致密物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9页
缩略词第19-20页
前言第20-23页
第一部分 微管蛋白在大鼠颞叶癫癎突触后致密物中的表达变化第23-45页
   ·材料与方法第23-34页
     ·主要的试剂第23-24页
     ·仪器第24页
     ·溶液配制第24-28页
     ·实验方法第28-34页
   ·结果第34-39页
     ·氯化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癎大鼠模型第34-35页
     ·PSD纯度的检测第35页
     ·PSD蛋白western blot半定量分析的内参确定第35-37页
     ·蛋白α-tubulin在PSD的表达检测第37-38页
     ·蛋白β-tubulin在PSD的表达检测第38-39页
   ·讨论第39-44页
     ·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动物模型第39-40页
     ·颞叶癫癎PSD相关蛋白Western blot分析的内参确定第40-41页
     ·PSD微管蛋白与突触第41-42页
     ·Tubulin可能是SE后导致程序化死亡的重要分子之一第42-43页
     ·Tubulin参与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第二部分 突触后致密物微管蛋白对颞叶癫癎自发发作的影响第45-63页
   ·材料与方法第45-56页
     ·主要的试剂第45-46页
     ·仪器第46-47页
     ·溶液配制第47-50页
     ·实验方法第50-56页
   ·结果第56-60页
     ·LiC1-PILO动物模型第56-57页
     ·PSD纯度的检验第57页
     ·尼氏染色第57-58页
     ·蛋白α-tubulin在PSD的表达检测第58-59页
     ·蛋白β-tubulin在PSD的表达检测第59-60页
   ·讨论第60-62页
     ·匹罗卡品致痫大鼠自发发作第60-61页
     ·SE后神经元死亡与反复自发发作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第三部分 干预微管稳定性对颞叶癫癇形成的影响第63-75页
   ·材料与方法第63-69页
     ·主要的试剂第63页
     ·仪器第63-64页
     ·溶液配制第64页
     ·实验方法第64-69页
   ·结果第69-74页
     ·海马注射秋水仙碱最适剂量的确定第69-70页
     ·海马注射紫杉醇最适剂量的确定第70-71页
     ·行为学观察及脑电图结果第71页
     ·LiC1-PILO动物模型第71-73页
     ·β-tubulin的表达第73-74页
   ·讨论第74页
   ·结论第74-75页
附图第7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6页
综述第96-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与BDNF及p75NTR的胞吞和逆向囊泡运输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PINK1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