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课题的来源及选题依据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1章 地位凸显的灾难报道 | 第11-15页 |
·灾难报道的定义 | 第11页 |
·灾难报道的新闻价值要素 | 第11-13页 |
·现代灾难报道呼唤人文关怀 | 第13-15页 |
·灾难报道人文关怀体现现代受众的心理需要 | 第13页 |
·灾难报道人文关怀体现现代传媒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 第13-14页 |
·灾难报道人文关怀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 第14-15页 |
第2章 灾难报道与人文关怀的内在联系 | 第15-20页 |
·人文关怀的涵义 | 第15页 |
·灾难报道与人文关怀的辩证关系分析 | 第15-17页 |
·体现人文关怀是灾难报道的根本追求 | 第16页 |
·灾难报道是体现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 | 第16-17页 |
·灾难报道体现人文关怀的三个层次及其意义 | 第17-20页 |
·基础是知情权 | 第17-18页 |
·沟通信息,服务大众 | 第18-19页 |
·迅速发布政府的各项指令,动员公众积极参与 | 第18页 |
·利用媒体资源,构建社会援助和支持的平台 | 第18-19页 |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第19页 |
·弘扬灾难中人性善良的一面提升人文品格 | 第19-20页 |
第3章 灾难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的现实困境 | 第20-25页 |
·媒体以人文角度报道灾难事件的现实困惑 | 第20-23页 |
·悲情色彩与新闻客观主义的矛盾 | 第20-22页 |
·悲情是人的本性表现 | 第20-21页 |
·对客观报道新闻的不懈追求 | 第21-22页 |
·悲情色彩与客观性报道的平衡 | 第22页 |
·新闻价值与人本价值的博弈 | 第22-23页 |
·追逐新闻价值是传媒永恒的诉求 | 第22-23页 |
·“人文关怀”是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 | 第23页 |
·担心与“喉舌”性质冲突 | 第23-25页 |
第4章 现代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演绎 | 第25-35页 |
·灾难报道内容体现的人文关怀 | 第25-27页 |
·关注对灾难性新闻事件本体的报道 | 第25-27页 |
·客观真实地将新闻事实展现给受众 | 第25-26页 |
·关注灾难事件中个体的生存状态 | 第26-27页 |
·注重灾难反省报道,加强大众防灾教育 | 第27页 |
·灾难报道人文关怀形式的体现 | 第27-30页 |
·多方位的报道角度彰显传媒人本情怀 | 第28页 |
·科学的报道手段体现人文关怀 | 第28-30页 |
·媒体现场直播报道 | 第29页 |
·新闻仿真图的使用 | 第29-30页 |
·新闻语言体现人文关怀 | 第30页 |
·灾难报道人文关怀的个案分析:央视汶川地震报道的人文关怀 | 第30-35页 |
·及时准确的信息播报 | 第30-31页 |
·“情感”与“生命”的报道视角 | 第31-32页 |
·凸显“生命至上”的报道主题 | 第31页 |
·关注个体,展现人间真情 | 第31-32页 |
·平民视角下的舆论引导 | 第32-33页 |
·人性化的报道形式 | 第33-35页 |
·立体式的报道模式,满足多种信息需求 | 第33页 |
·多种制播手段的灵活运用 | 第33-34页 |
·人性化的传播手段和节目编排方式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