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 ·浅埋煤层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 2 覆岩移动规律研究 | 第19-35页 |
| ·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理论 | 第19-23页 |
| ·关键层的判断[60] | 第19-21页 |
| ·关键层机构稳定性条件 | 第21-22页 |
| ·上覆岩层“三带”划分的研究 | 第22页 |
| ·“S-R”稳定条件 | 第22-23页 |
| ·组合关键层理论 | 第23-24页 |
| ·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 | 第24-34页 |
| ·上覆岩层特征 | 第24页 |
| ·关键层判断 | 第24-27页 |
| ·关键层对矿压的影响 | 第27页 |
| ·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的确定 | 第27-28页 |
| ·关键岩块稳定性分析 | 第28-30页 |
| ·厚关键块受力分析 | 第30-32页 |
| ·关键块上载荷的确定 | 第32-33页 |
| ·工作面支架理论工作阻力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厚基岩浅埋煤层大采高加长工作面开采相似模拟实验 | 第35-54页 |
| ·实验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35-36页 |
| ·相似模拟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 第35页 |
| ·模拟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 ·地质概况和开采技术条件 | 第36-38页 |
| ·地质概况 | 第36-37页 |
| ·开采技术条件 | 第37-38页 |
| ·相似模拟实验设计 | 第38-41页 |
| ·相似模拟理论依据 | 第38-40页 |
| ·相似模拟实验设计 | 第40-41页 |
| ·模拟试验支架 | 第41页 |
| ·开挖设计 | 第41页 |
| ·模拟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53页 |
| ·工作面来压判据 | 第42页 |
| ·顶板破断及矿压显现规律 | 第42-50页 |
| ·工作面支架阻力分析 | 第50-51页 |
| ·地表下沉观测 | 第51-52页 |
| ·底板应力分布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4 厚基岩大采高工作面的数值模拟实验 | 第54-59页 |
| ·RFPA2D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及特点 | 第54-55页 |
| ·RFPA2D 数值模拟设计 | 第55页 |
| ·RFPA2D 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61203 工作面矿压规律 | 第59-68页 |
| ·矿井概况 | 第59-60页 |
| ·矿井地质概况 | 第59页 |
| ·工程地质 | 第59-60页 |
| ·工作面概况 | 第60-61页 |
| ·工作面矿压规律 | 第61-66页 |
| ·观测方法 | 第61页 |
| ·沿工作面走向矿压规律 | 第61-66页 |
| ·沿工作面倾向矿压规律 | 第66页 |
| ·支架受力特点 | 第66-67页 |
| ·厚基岩条件下决定的工作面长度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6 结论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