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论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当前我国高校新校区发展的背景 | 第9页 |
| ·我国高校新校区植物造景现存的问题 | 第9-10页 |
| ·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高校新校区概念界定 | 第10页 |
| ·植物造景定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 2 植物造景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 | 第13-17页 |
| ·植物造景与美学的联系 | 第13页 |
| ·植物造景与建筑学的联系 | 第13-14页 |
| ·植物造景与环境生态学的联系 | 第14页 |
| ·植物造景与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的联系 | 第14-15页 |
| ·植物造景与植物文化学的联系 | 第15-17页 |
| 3 高校植物造景的特殊性及决定因素 | 第17-21页 |
| ·高校植物造景的特殊性 | 第17页 |
| ·高校性质的特殊性 | 第17页 |
| ·高校主要使用人群的特殊性 | 第17页 |
| ·高校植物造景意义的特殊性 | 第17页 |
| ·高校植物造景的决定因素 | 第17-21页 |
| ·自然因素 | 第17-18页 |
| ·人文因素 | 第18-19页 |
| ·社会因素 | 第19-21页 |
| 4 西安高校新校区植物造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 ·西安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 | 第21页 |
| ·西安高校新校区植物造景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21页 |
| ·问题出现的原因 | 第21-22页 |
| ·西安高校新校区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 5 实例分析——对西安几所高校新校区植物造景研究 | 第23-43页 |
| ·西安邮电学院新校区植物造景研究 | 第23-31页 |
| ·历史背景 | 第23页 |
| ·地理位置 | 第23页 |
| ·校园植物造景总体概况 | 第23页 |
| ·校园主要植物种类统计 | 第23-24页 |
| ·校园各功能区植物造景分析 | 第24-29页 |
| ·校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 ·问题出现的原因 | 第30页 |
| ·提出建议 | 第30-31页 |
| ·陕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植物造景研究 | 第31-40页 |
| ·历史背景 | 第31页 |
| ·地理位置 | 第31页 |
| ·校园植物造景总体概况 | 第31页 |
| ·校园主要植物种类统计 | 第31-32页 |
| ·校园各功能区植物造景分析 | 第32-39页 |
| ·校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 第39页 |
| ·问题出现的原因 | 第39-40页 |
| ·提出建议 | 第40页 |
| ·小结 | 第40-43页 |
| 6 西安高校新校区植物造景对策 | 第43-67页 |
| ·相关设计理念 | 第43-45页 |
| ·人本主义理念 | 第43页 |
| ·大生态理念 | 第43-44页 |
| ·尊重校园文脉的理念 | 第44页 |
| ·动态美学理念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页 |
| ·应遵循的植物造景原则 | 第45-51页 |
| ·科学性、艺术性原则 | 第45-46页 |
| ·多样性、整体性原则 | 第46-47页 |
| ·个性化、地域化原则 | 第47-48页 |
| ·识别性、文化性原则 | 第48-49页 |
| ·趣味性、安全性原则 | 第49-50页 |
| ·可参与性、可预见性原则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页 |
| ·高校植物造景的形式及分类 | 第51-55页 |
| ·高校校园植物造景的形式 | 第51-52页 |
| ·高校校园植物造景的种类 | 第52-55页 |
| ·对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手法的借鉴 | 第55-58页 |
| ·对西方园林植物造景手法的借鉴 | 第55-57页 |
| ·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的借鉴 | 第57-58页 |
| ·校园各功能区植物造景对策 | 第58-65页 |
| ·入口区植物造景 | 第59页 |
| ·教学区植物造景 | 第59-60页 |
| ·中心广场区植物造景 | 第60页 |
| ·休闲景观区植物造景 | 第60-62页 |
| ·学生生活区植物造景 | 第62-63页 |
| ·体育活动区植物造景 | 第63-64页 |
| ·其它区域植物造景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页 |
| ·高校新校区植物造景的现实意义 | 第65-67页 |
| ·构筑优美校园景观,提升高校的形象和价值 | 第65页 |
| ·改善和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对师生起着教育和示范的作用 | 第65-66页 |
| ·创造高品格的人文环境,为师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与品格 | 第66-67页 |
| 7 结语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附录1 西安邮电学院新校区现有植物名录 | 第75-79页 |
| 附录2 陕西师范大学新校区现有植物名录 | 第79-81页 |
| 附录3 西安高校校园植物选择参考表 | 第81-83页 |
| 附录4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奖励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