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历史文化名城中设立大遗址“保护特区”现象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21页
   ·课题的提出第9-11页
     ·课题提出的依据和背景情况第9-10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1-16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1-12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2-16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7页
   ·相关概念的说明第17-21页
2 大遗址“保护特区”综述第21-31页
   ·大遗址“保护特区”产生的条件第21-23页
     ·大遗址保护的实际问题第21-22页
     ·大遗址保护的时代要求第22-23页
   ·大遗址“保护特区”的概念及特点第23-28页
     ·大遗址“保护特区”的概念第23-24页
     ·大遗址“保护特区”的内涵与外延第24-26页
     ·大遗址“保护特区”的特点分析第26-28页
   ·设立大遗址“保护特区”的意义及目的第28-29页
   ·小结第29-31页
3 大遗址“保护特区”形成的背景分析第31-41页
   ·历史因素第31-33页
     ·缺乏整体保护的意识第31页
     ·监管不到位,造成建、构筑物对遗址的压占第31-32页
     ·受保护工作自身条件的限制第32-33页
   ·社会因素第33-35页
     ·贫困问题第33页
     ·人口问题第33-34页
     ·生态环境问题第34-35页
   ·经济因素第35-36页
   ·城市问题第36-39页
     ·城镇化影响第36-37页
     ·土地问题第37-38页
     ·基础设施问题第38-39页
     ·管理问题第39页
   ·发展机遇第39-40页
   ·小结第40-41页
4 大遗址“保护特区”的相关问题研究第41-57页
   ·大遗址“保护特区”的保护策略研究第41-48页
     ·土地的利用调整第41-44页
     ·环境的综合整治第44-46页
     ·遗址的展示利用第46-48页
   ·大遗址“保护特区”对现实及未来社会的作用第48-51页
     ·为城市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契机第48-49页
     ·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新的平台第49页
     ·为城市生态景观空间环境的营建提供保障第49-50页
     ·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新的途径第50页
     ·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创造条件第50-51页
     ·为城市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创造机会第51页
   ·大遗址“保护特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51-56页
     ·规划层面第51-52页
     ·监管机制第52-54页
     ·土地管理第54-55页
     ·社会效益第55页
     ·人才构成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5 大遗址“保护特区”的建设构想第57-65页
   ·大遗址“保护特区”的构建原则第57-58页
   ·大遗址“保护特区”的发展策略第58-59页
     ·建设以文化消费为特色的现代休闲旅游区第58页
     ·建设以文化研究、创作、交流与宣传教育的基地第58-59页
     ·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区第59页
   ·遗址公园(大遗址展示园区)的建设设想第59-64页
     ·遗址公园(大遗址展示园区)的建设目标及特点第59-60页
     ·遗址公园(大遗址展示园区)的设计理念第60-63页
     ·遗址公园(大遗址展示园区)的经营管理机制第63-64页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第64页
     ·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原则第64页
     ·文化创意产业的类型选择第64页
   ·小结第64-65页
6 结语第65-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6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附录一: 插图目录第75-77页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地区地源热泵可行性研究
下一篇:耗能减震结构耗能装置的优化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