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真空断路器永磁操动机构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大容量真空断路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 ·国外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发展水平 | 第10-12页 |
| ·国内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发展水平 | 第12-13页 |
| ·永磁操动机构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永磁操动机构的国外发展现状 | 第13页 |
| ·永磁操动机构的国内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课题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4-17页 |
| ·课题的背景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永磁操动机构的设计及静态特性分析 | 第17-42页 |
| ·新型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原理 | 第17-18页 |
| ·永磁操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 第18-22页 |
| ·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原理 | 第19-20页 |
| ·单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原理 | 第20-21页 |
| ·两种永磁操动机构的优缺点比较 | 第21-22页 |
| ·大容量真空断路器永磁操动机构的结构设计 | 第22-29页 |
| ·动铁心截面积的确定 | 第25-26页 |
| ·永磁体尺寸的确定 | 第26-28页 |
| ·合闸线圈与分闸线圈的设计 | 第28-29页 |
| ·外磁轭与端盖的设计 | 第29页 |
| ·永磁操动机构静态模型及电磁场方程 | 第29-34页 |
| ·永磁磁场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 ·永磁体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 ·电磁吸力的理论推导 | 第32-34页 |
| ·永磁操动机构静态特性分析 | 第34-40页 |
| ·非对称式永磁操动机构的设计 | 第34-37页 |
| ·非对称式永磁操动机构的二维静态磁场分析 | 第37-39页 |
| ·减小涡流对永磁操动机构影响的措施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永磁操动机构动态特性仿真 | 第42-59页 |
| ·永磁操动机构动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及求解 | 第42-48页 |
| ·永磁操动机构动态过程分析 | 第42-45页 |
| ·龙格库塔数值算法 | 第45-46页 |
| ·永磁操动机构的等效质量及反力的归算 | 第46-48页 |
|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 ·永磁操动机构线圈励磁方式的研究 | 第53-56页 |
| ·永磁操动机构线圈线径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样机试验与数据分析 | 第59-74页 |
| ·大容量真空断路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样机的调整 | 第59-61页 |
| ·永磁操动机构机械特性测试内容及试验器件 | 第61-63页 |
| ·永磁操动机构机械特性测试原理及试验线路 | 第63-67页 |
| ·永磁操动机构机械特性测试原理 | 第63-65页 |
| ·试验线路与试验平台 | 第65-67页 |
|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67-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五章 触头弹跳抑制措施的研究 | 第74-83页 |
| ·触头弹跳的危害性 | 第74-75页 |
| ·真空断路器触头弹跳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第75-78页 |
| ·双线圈串联励磁方式抑制触头弹跳 | 第78-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