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21页 |
| ·分子光化学的原理和概念 | 第6-10页 |
| ·基态 | 第6页 |
| ·激发态 | 第6-8页 |
| ·荧光 | 第8-10页 |
| ·稀土配合物光致发光原理 | 第10-12页 |
| ·Antenna效应 | 第10页 |
| ·稀土离子荧光的产生 | 第10-11页 |
|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第11-12页 |
| ·激基复合物与激基缔合物的形成机理 | 第12-14页 |
| ·双β-二酮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双β-二酮稀土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多苯双β-二酮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配体表征 | 第21-28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 ·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 ·配体1,3-二(3-苯基-3-氧代丙烯醇)苯(BPOPB)的合成 | 第22页 |
| ·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第22-23页 |
| ·配体的表征 | 第23-28页 |
| ·配体的红外光谱 | 第23-24页 |
| ·配体的核磁共振谱 | 第24-25页 |
| ·配体的紫外光谱 | 第25页 |
| ·配体的荧光光谱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稀土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 第28-42页 |
| ·Eu_2(BPOPB)_(3·)H_2O的红外光谱 | 第28页 |
| ·Eu_2(BPOPB)_(3·)H_2O的紫外光谱 | 第28-30页 |
| ·Eu_2(BPOPB)_(3·)H_2O的荧光光谱 | 第30-37页 |
| ·Eu_2(BPOPB)_(3·)H_2O溶液荧光光谱 | 第30-32页 |
| ·Eu_2(BPOPB)_(3·)H_2O发光机理 | 第32-33页 |
| ·Eu_2(BPOPB)_(3·)H_2O不同浓度下的荧光光谱 | 第33-35页 |
| ·Eu_2(BPOPB)_(3·)H_2O在四氯化碳溶剂中的发光谱 | 第35-37页 |
| ·Nd_2(BPOPB)_3的红外光谱 | 第37-38页 |
| ·Nd_2(BPOPB)_3的紫外光谱 | 第38页 |
| ·Nd_2(BPOPB)_3的荧光光谱 | 第38-40页 |
| ·Nd_2(BPOPB)_3在极性溶剂中荧光光谱 | 第38-39页 |
| ·配合物Nd_2(BPOPB)_3在非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光谱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单核三元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配体表征 | 第42-49页 |
| 引言 | 第42-43页 |
|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 ·试剂 | 第43页 |
|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 ·试验部分 | 第44-45页 |
| ·1,10-邻菲啰啉-5,6-二酮(Phen)的表征 | 第45-46页 |
| ·TTA的红外光谱 | 第46-47页 |
| ·Ln(TTA)_32.H_2O与TTA红外谱图比较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三元稀土配合物的光谱研究 | 第49-63页 |
| ·Nd(TTA)_3Phen光谱研究 | 第49-56页 |
| ·Nd(TTA)_3Phen与Phen红外光谱比较 | 第49-50页 |
| ·配体的紫外光谱 | 第50-51页 |
| ·Ln(TTA)_32.H_2O的荧光光谱 | 第51-53页 |
| ·Nd(TTA)_3Phen的紫外光谱 | 第53-54页 |
| ·Nd(TTA)_3Phen的荧光光谱 | 第54-56页 |
| ·Eu(TTA)_3Phen光谱研究 | 第56-59页 |
| ·Eu(TTA)_3Phen的红外光谱 | 第56页 |
| ·Eu(TTA)_3Phen的紫外光谱 | 第56-57页 |
| ·Eu(TTA)_3Phen的荧光光谱 | 第57-59页 |
| ·Tb(TTA)_3Phen光谱研究 | 第59-61页 |
| ·Tb(TTA)_3Phen的红外光谱 | 第59页 |
| ·Tb(TTA)_3Phen的紫外光谱 | 第59-60页 |
| ·Tb(TTA)_3Phen的荧光光谱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