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目前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9-11页 |
·主要工作 | 第9-10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移动IPv6技术概述 | 第11-21页 |
·移动IP 概念 | 第11页 |
·移动 IPv4 简述 | 第11-13页 |
·移动 IPv4 功能实体 | 第11-12页 |
·移动 IPv4 常用术语 | 第12页 |
·移动 IPv4 实现机制 | 第12-13页 |
·移动 IPv6 协议简述 | 第13-15页 |
·移动 IPv6 功能实体和主要术语 | 第14页 |
·移动 IPv6 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移动 IPv6 协议详细操作过程 | 第15-20页 |
·移动节点在家乡链路 | 第15-16页 |
·移动节点移动到外地链路 | 第16-17页 |
·移动节点在外地链路与通信节点通信 | 第17-19页 |
·返回路径可达检测过程 | 第19页 |
·动态家乡代理发现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移动IPv6切换技术研究 | 第21-30页 |
·移动 IPv6 切换概述 | 第21-23页 |
·移动 IPv6 切换操作过程 | 第21-22页 |
·切换改进技术的三种分类 | 第22-23页 |
·快速移动 IPv6 切换技术——FMIPv6 | 第23-25页 |
·FMIPv6 中的术语 | 第23-24页 |
·FMIPv6 工作原理 | 第24页 |
·FMIPv6 切换操作过程 | 第24-25页 |
·分层移动 IPv6 切换技术——HMIPv6 | 第25-28页 |
·HMIPv6 中的术语 | 第25页 |
·HMIPv6 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HMIPv6 切换操作过程 | 第26-28页 |
·快速分层移动 IPv6 切换技术——FHMIPv6 | 第28-29页 |
·FHMIPv6 概述 | 第28页 |
·FHMIPv6 切换操作过程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基于IPv6组播的M-FHMIPv6切换技术 | 第30-40页 |
·FHMIPv6 切换中 DAD 检测的缺陷 | 第30-31页 |
·FHMIPv6 中DAD 检测过程 | 第30页 |
·DAD 检测对切换性能的影响和必要性 | 第30-31页 |
·移动 IPv6 组播技术 | 第31-34页 |
·组播技术概述 | 第32页 |
·组播技术中 MLD 协议与 PIM 协议 | 第32-34页 |
·改进的基于 IPv6 组播的 M-FHMIPv6 技术 | 第34-39页 |
·基于 IPv6 组播的 M-FHMIPv6 算法描述 | 第34-35页 |
·M-FHMIPv6 微移动切换过程中组播网的构建 | 第35-36页 |
·M-FHMIPv6 宏移动切换过程中组播网的构建 | 第36-38页 |
·M-FHMIPv6 的详细切换过程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M-FHMIPv6的性能分析与仿真 | 第40-56页 |
·M-FHMIPv6 与 FHMIPv6 切换方法的性能对比 | 第40-42页 |
·变量的设定 | 第40页 |
·切换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切换性能比较 | 第42页 |
·NS2 仿真平台 | 第42-43页 |
·NS2 仿真平台简介 | 第42-43页 |
·NS2 基本结构和仿真步骤 | 第43页 |
·M-FHMIPv6 切换技术仿真 | 第43-54页 |
·实验仿真平台的建立 | 第43-45页 |
·仿真环境与参数设定 | 第45-46页 |
·仿真实验 Otcl 代码实现 | 第46-50页 |
·仿真实验模拟过程 | 第50-52页 |
·仿真结果数据分析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