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商标近似概述 | 第12-17页 |
(一)商标近似的含义 | 第12页 |
(二)商标近似的表现形式 | 第12-14页 |
(三)关于商标近似认定的规定 | 第14-16页 |
(四)商标近似认定的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二、商标近似认定中的混淆可能性原则 | 第17-22页 |
(一)混淆可能性原则在商标近似认定中的重要地位 | 第17-18页 |
(二)混淆可能性的概念 | 第18-19页 |
(三)混淆与近似的关系 | 第19-20页 |
(四)混淆可能性的判断 | 第20-22页 |
三、商标近似认定的现实考量 | 第22-42页 |
(一)类似商品的判定 | 第22-27页 |
(二)商标近似认定的原则 | 第27-32页 |
(三)商标近似认定采用的方法 | 第32-34页 |
(四)几种具体商标近似的判断方法 | 第34-39页 |
(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 第39-40页 |
(六)商标近似认定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 第40-42页 |
四、关于商标近似认定的完善建议 | 第42-46页 |
(一)立法方面的改进 | 第42-44页 |
(二)司法实践方面的跟进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