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作者精神权利概述第9-15页
 第一节 作者精神权利概念的产生第9-10页
  一、作者精神权利的思想理论渊源第9页
  二、作者精神权利的演进第9-10页
 第二节 作者精神权利在两大法系国家的发展第10-12页
  一、作者精神权利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发展第10-11页
  二、作者精神权利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发展第11-12页
 第三节 作者精神权利的国际保护第12-15页
  一、《伯尔尼公约》中的作者精神权利第12-13页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中的作者精神权利第13页
  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中的作者精神权利问题第13-14页
  四、区域性多边协定中的作者精神权利第14-15页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作者精神权利制度第15-19页
 第一节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对版权制度的影响第15-16页
  一、信息复制和传播成本大幅降低第15页
  二、信息媒介趋于一体化第15-16页
  三、作品创作复杂化第16页
  四、电子商务面临困境第16页
 第二节 作者精神权利与数字技术、互联网的矛盾冲突第16-19页
  一、数字技术使侵犯作者精神权利的现象极为容易第17页
  二、作者精神权利成为数字作品创作的巨大障碍第17-18页
  三、作者精神权利可能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第18-19页
第三章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的保护第19-39页
 第一节 发表权的保护第19-23页
  一、发表权的概念第19-20页
  二、各国立法上的发表权第20页
  三、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发表权的行使模式第20-21页
  四、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发表权的保护第21-23页
 第二节 收回权的保护第23-25页
  一、收回权的概念第23页
  二、各国立法上的收回权第23-24页
  三、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收回权的行使模式第24-25页
  四、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收回权的保护第25页
 第三节 署名权的保护第25-29页
  一、署名权的概念第25-26页
  二、各国立法上的署名权第26-27页
  三、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署名权的行使模式第27-28页
  四、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署名权的保护第28-29页
 第四节 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第29-35页
  一、保护作品完整权的概念第29页
  二、各国立法上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第29-31页
  三、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行使模式第31-32页
  四、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第32-35页
 第五节 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特殊保护规则与跨地域保护的法律冲突第35-39页
  一、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特殊保护规则第35-36页
  二、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保护所面临的跨地域性法律冲突第36-39页
第四章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的限制第39-45页
 第一节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限制的原因第39-41页
  一、文化层面的原因第39-40页
  二、经济层面的原因第40页
  三、法律层面的原因第40-41页
 第二节 作者精神权利限制制度的比较分析第41-45页
  一、大陆法系国家作者精神权利限制制度立法现状第41-42页
  二、英美法系国家作者精神权利限制制度立法现状第42-43页
  三、两大法系作者精神权利限制制度比较分析第43页
  四、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限制的主要学说比较分析第43-45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制度的建议第45-57页
 第一节 我国有关作者精神权利的立法和实践第45-48页
  一、我国有关作者精神权利的立法第45-46页
  二、我国有关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的实践第46-48页
 第二节 完善我国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的建议第48-57页
  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保护制度的构建第48-52页
  二、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作者精神权利限制制度的构建第52-57页
结语第57-58页
注释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后记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成年人适用非监禁刑研究
下一篇:外观设计创造性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