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CRP烤乳猪品系仔猪生产性能、肉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一 前言 | 第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 猪肉质特征的形成原理 | 第12-18页 |
·肉色 | 第13-14页 |
·pH | 第14页 |
·系水力 | 第14-15页 |
·肉的嫩度 | 第15-17页 |
·肌内脂肪(IMF) | 第15-16页 |
·肌肉组织学特性 | 第16-17页 |
·肌肉羟脯氨酸 | 第17页 |
·肌肉营养成分 | 第17-18页 |
·肉的风味 | 第18页 |
2 能量蛋白水平对猪肉质的影响 | 第18-22页 |
·不同能量水平对猪肉质的影响 | 第18-21页 |
·饲粮能量水平对PH、系水力和肉色的影响 | 第19页 |
·饲粮能量水平对肌纤维特性的影响 | 第19-20页 |
·饲粮能量水平对肌内脂肪的影响 | 第20页 |
·饲粮能量水平对风味物质的影响 | 第20-21页 |
·饲粮能量水平对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21页 |
·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猪肉质的影响 | 第21-22页 |
3 能量、蛋白质水平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2-24页 |
·营养水平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 第23页 |
·营养水平对血清蛋白及尿素氮的影响 | 第23页 |
·营养水平对血清酶活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三 有待研究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4-25页 |
1 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试验目的 | 第24页 |
·试验意义 | 第24-25页 |
四 试验内容 | 第25-42页 |
1 材料方法 | 第25-30页 |
·试验设计 | 第25页 |
·试验日粮 | 第25页 |
·饲养管理 | 第25页 |
·考察指标及方法 | 第25-30页 |
·生产性能 | 第25页 |
·肉质性状指标 | 第25-27页 |
·肌肉常规成分的测定 | 第27-28页 |
·风味物质指标 | 第28-29页 |
·常规血清生化参数 | 第29-30页 |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肉质性状的影响 | 第31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31-32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肌肉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血清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3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42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4-36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日采食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日增重和料肉比的影响 | 第35-36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肉质性状的影响 | 第36-38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肌肉pH的影响 | 第36-37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肌肉总色素和蒸煮损失的影响 | 第37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肌纤维特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38-39页 |
·能量水平对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38页 |
·蛋白水平对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38-39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肌肉风味物质的影响 | 第39-40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 第40-42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蛋白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0-41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41页 |
·能量、蛋白水平对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 第41-42页 |
五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