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理论研究 | 第10-25页 |
1 四物汤的传统中医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四物汤渊源 | 第10-11页 |
·四物汤的作用 | 第11-12页 |
2 四物汤现代药理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四物汤的补血养血作用 | 第12页 |
·四物汤的活血以及抗血栓的作用 | 第12-13页 |
·四物汤调节子宫平滑肌和改善微循环 | 第13页 |
·四物汤的免疫调节作用 | 第13页 |
·其它 | 第13-14页 |
3 血管内皮生理病理概况 | 第14-16页 |
4 血管内皮损伤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VEC损伤与子宫肌瘤 | 第16-17页 |
·VEC损伤与子宫内膜癌 | 第17页 |
·VEC损伤与月经 | 第17-18页 |
·VEC损伤与反复自然流产 | 第18页 |
·VEC损伤与盆腔瘀血综合征(PVCS) | 第18页 |
5 四物汤中单味药改善血管内皮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当归 | 第18-19页 |
·川芎 | 第19页 |
6 贫血与内皮损伤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7 血虚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 第20页 |
8 中医药调节血管活性物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中药对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 | 第21页 |
·中药对内皮素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中药对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平衡的影响 | 第22页 |
·中药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中药对细胞粘附因子的影响 | 第23-25页 |
实验研究 | 第25-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药物 | 第2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5页 |
·动物与分组 | 第25-26页 |
·给药方法 | 第26页 |
·标本采集及处理 | 第26页 |
·病理切片的制备 | 第26-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观察指标 | 第28页 |
2 实验结果 | 第28-38页 |
·动物一般状况 | 第28页 |
·各实验组血色素检测情况(见表1) | 第28页 |
·各实验组脏体比值的检测情况(见表2) | 第28-29页 |
·各实验组血流变的检测情况(见表3、4、5) | 第29-30页 |
·各实验组肺组织中NO、ET、CGRP含量及其比值的检测情况(见表6、7) | 第30-31页 |
·各实验组肝组织中NO、ET、CGRP含量的变化情况(见表8、9) | 第31页 |
·各实验组血液中NO、ET、CGRP含量的变化情况(见表10、11) | 第31-32页 |
·大鼠造模后病理变化的光镜观察 | 第32-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论文著作 | 第47-51页 |
详细摘要 | 第5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