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部分 单个核细胞的分离、诱导培养成内皮祖细胞及鉴定 | 第11-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 内皮祖细胞概述 | 第12页 |
2. 内皮祖细胞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EPC的生物学特性 | 第12-13页 |
·EPC在疾病时的表现和特点 | 第13页 |
·EPC的应用 | 第13-14页 |
·结语 | 第14-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5-17页 |
·标本采集 | 第15页 |
·主要试剂及药品 | 第15-16页 |
·主要抗体 | 第16页 |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16-1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和诱导培养 | 第17-18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34,CD133,CD146表达率 | 第18页 |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 | 第18页 |
实验结果 | 第18-25页 |
1. 两种培养方法获得内皮祖细胞数量的比较 | 第18-19页 |
2. 形态学观察 | 第19-21页 |
3.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 第21页 |
4. 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内皮祖细胞 | 第21-22页 |
5. 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祖细胞含最 | 第22-25页 |
讨论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 褪黑素对内皮祖细胞的干预及以蛋白质芯片进行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和鉴定 | 第26-59页 |
研究背景 | 第27-35页 |
1. 黑素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褪黑素的抗氧化作用 | 第27页 |
·褪黑素的保护作用 | 第27-28页 |
·褪黑素的抗肿瘤作用 | 第28页 |
·褪黑素对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第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2. SELDI蛋白质芯片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第29-35页 |
·SELDI蛋白质芯片检测原理 | 第29页 |
·SELDI蛋白质芯片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特点 | 第29-30页 |
·利用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 第30-35页 |
·应用于肿瘤的研究 | 第31-33页 |
·应用于传染病的研究 | 第33-34页 |
·应用于其它标本的检测研究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5-43页 |
1. 溶液配制 | 第35-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43页 |
·EPC的药物干预 | 第38页 |
·细胞蛋白标本制备 | 第38-39页 |
·蛋白浓度测定 | 第39页 |
·SELDI检测蛋白差异表达谱 | 第39-40页 |
·磁珠活化蛋白点样与生物芯片处理器点样的比较 | 第39页 |
·芯片梯度浓度点样及不同种类芯片点样比较 | 第39-40页 |
·WCX2芯片检测药物干预后EPC细胞提取蛋白 | 第40页 |
·芯片检测及数据处理 | 第40页 |
·数据分析 | 第40页 |
·Tricine-SDS-PAGE分离蛋白 | 第40-41页 |
·不同组成的丙烯酰胺溶液的配制 | 第40-41页 |
·灌胶 | 第41页 |
·点样 | 第41页 |
·电泳 | 第41页 |
·FT-MS分析差异蛋白 | 第41-43页 |
实验结果 | 第43-55页 |
1. 药物干预后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43-44页 |
2. 不同方法BCA法测定蛋白浓度结果 | 第44页 |
3. SELDI进行细胞来源蛋白的分析方法研究 | 第44-48页 |
·蛋白提取与活化方法比较 | 第44-46页 |
·不同芯片相同样本蛋白质质谱比较 | 第46-48页 |
4. EPC梯度浓度褪黑素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蛋白表达差异 | 第48-52页 |
5. Tricine-SDS-PAGE分离差异蛋白 | 第52-53页 |
6. FT-MS分析差异蛋白质谱图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5-59页 |
第三部分 下一步即将展开的工作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已发表的文章 | 第67-85页 |
参与的学术交流 | 第85-87页 |
个人简介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