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SLA为中心的网络监测系统设备管理和网络资源分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SLA 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设备管理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资源分配研究在本项目中的作用 | 第16页 |
·论文的层次结构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SLA 标准概述 | 第18-23页 |
·服务等级协定(SLA)概述 | 第18-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网络探测技术综述 | 第23-33页 |
·设备管理与网络探测 | 第23-32页 |
·基于SNMP 的被动探测技术 | 第24-26页 |
·SNMP 协议的操作 | 第24页 |
·SNMP 的管理框架 | 第24-25页 |
·SMI 管理信息结构 | 第25-26页 |
·MIB 管理信息库 | 第26页 |
·主动探测技术 | 第26-27页 |
·常用的主动探测技术 | 第27-32页 |
·基于TCP 的端口扫描 | 第27-29页 |
·目标系统的协议栈指纹识别技术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网络设备管理实现 | 第33-54页 |
·SLA 监测系统简介 | 第33-35页 |
·设备管理模块在系统中的位置 | 第35-37页 |
·设备管理要实现的功能 | 第37页 |
·设备分类和管理需求分析 | 第37-39页 |
·设备管理模块设计和实现 | 第39-52页 |
·设备的名字管理 | 第39-41页 |
·设备信息和配置管理 | 第41-43页 |
·设备接口信息的管理 | 第43-47页 |
·普通端设备信息管理 | 第47页 |
·一般主机信息的获取 | 第47-49页 |
·RMON 与设备流量的获取 | 第49-50页 |
·未知设备发现和指纹识别 | 第50-52页 |
·本文设计与已有成果的对比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监测结果分析 | 第54-70页 |
·测试目标和内容 | 第54页 |
·SLA 监测系统测试环境 | 第54-56页 |
·设备管理模块测试结果分析 | 第56-69页 |
·中继设备基本信息管理 | 第56-58页 |
·中继接口基本信息管理 | 第58-59页 |
·接口KPI 即吞吐率分析 | 第59-62页 |
·中继设备故障分析 | 第62页 |
·本模块对其它模块的支持 | 第62-65页 |
·服务器信息监测管理 | 第65-66页 |
·一般端设备信息管理 | 第66-68页 |
·未知设备发现和指纹识别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面向SLA 的网络资源分配研究 | 第70-87页 |
·面向SLA 的网络资源分配难点 | 第70-71页 |
·网络资源分配研究现状综述 | 第71-73页 |
·基于经济学价格博弈的网络资源分配理论和策略 | 第73-86页 |
·一种新的基于拥塞价格博弈的网络资源分配策略 | 第78页 |
·CPRASE 核心思想和操作流程 | 第78-84页 |
·仿真设计 | 第84-85页 |
·该策略可能的优缺点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