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救援升降梯设计及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深度救援设备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深度救援设备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整体方案确定 | 第16-22页 |
| ·结构组成与设计指标 | 第16页 |
| ·结构组成 | 第16页 |
| ·设计指标 | 第16页 |
| ·整体方案 | 第16-20页 |
| ·备选方案 | 第17-19页 |
| ·方案对比 | 第19-20页 |
| ·工作过程 | 第20-21页 |
| ·设备就绪 | 第20页 |
| ·救援输送 | 第20-21页 |
| ·设备回撤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升降梯结构设计 | 第22-42页 |
| ·底盘设计 | 第22-28页 |
| ·结构组成 | 第22页 |
| ·相关辅助部件 | 第22-23页 |
| ·工作原理 | 第23页 |
| ·底盘部件校核计算 | 第23-28页 |
| ·龙门架设计 | 第28-34页 |
| ·结构组成 | 第28-29页 |
| ·龙门架校核计算 | 第29-34页 |
| ·行走机构设计 | 第34-37页 |
| ·结构组成 | 第34-35页 |
| ·行走机构受力分析 | 第35-37页 |
| ·传动电梯设计 | 第37-39页 |
| ·部件介绍 | 第38-39页 |
| ·工作原理 | 第39页 |
| ·整机配重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4章 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 第42-56页 |
| ·有限元理论 | 第42-45页 |
| ·有限元概述 | 第42页 |
| ·有限元分析过程 | 第42-45页 |
| ·模型前处理 | 第45-50页 |
| ·梯架的结构介绍 | 第45-46页 |
| ·梯架分析中的基本假设 | 第46页 |
| ·梯架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 ·单元属性与网格划分 | 第47-49页 |
| ·创建接触面 | 第49-50页 |
| ·模型加载和求解 | 第50-51页 |
| ·梯架约束的施加 | 第50页 |
| ·载荷处理 | 第50-51页 |
| ·后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 ·求解方法 | 第51页 |
| ·梯架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图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5章 基于 ADAMS 的变幅机构仿真及优化 | 第56-74页 |
| ·ADAMS 软件算法基本理论 | 第56-61页 |
| ·运动学方程 | 第56-57页 |
| ·运动学方程求解 | 第57-58页 |
| ·动力学方程 | 第58-60页 |
| ·动力学方程求解 | 第60-61页 |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61-63页 |
| ·仿真环境设置 | 第61页 |
| ·创建部件模型 | 第61-62页 |
| ·约束施加 | 第62-63页 |
| ·变幅运动仿真 | 第63-66页 |
| ·变幅机构优化分析 | 第66-73页 |
| ·多目标优化数学原理 | 第66-67页 |
| ·变幅机构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7-69页 |
| ·变幅机构模型的参数化 | 第69-70页 |
| ·设计研究 | 第70-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 ·总结 | 第74页 |
| ·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