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通向马克思主义文本诠释理论的三条路径 | 第11-21页 |
(一) 诠释的历史主义路径 | 第12-13页 |
(二) 诠释的形式主义路径 | 第13-17页 |
(三) 诠释主题与诠释主体的位置 | 第17-21页 |
二、詹姆逊文本诠释理论的意识形态策略 | 第21-31页 |
(一) 詹姆逊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 第21-22页 |
(二) 詹姆逊文本诠释理论的意识形态策略 | 第22-31页 |
三、詹姆逊的文本诠释目标: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 第31-38页 |
(一)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双重维度的生成 | 第32-34页 |
(二) 乌托邦维度的问题性 | 第34-35页 |
(三) 文本诠释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目标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48页 |
(一) 对马克思主义诸概念的发展 | 第38-42页 |
(二) 乌托邦维度的恢复与乌托邦的空想性质 | 第42-48页 |
注释 | 第48-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后记 | 第55-57页 |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