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Ⅰ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 1 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 | 第10页 |
| 2 斑痣盘菌科的分类历史及现状 | 第10-14页 |
| 3 斑痣盘菌的地理及生态分布 | 第14页 |
| 4 斑痣盘菌的经济重要性 | 第14-15页 |
| 5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菌物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 | 第15-19页 |
| ·PCR 技术 | 第15-16页 |
| ·ITS技术 | 第16-17页 |
| ·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该类群中的应用 | 第17-19页 |
| Ⅱ 引言 | 第19-21页 |
| Ⅲ 斑痣盘菌科的分类 | 第21-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页 |
| ·标本采集与整理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显微检查 | 第21页 |
| ·外部形态观察与描述 | 第21页 |
| ·切片显微检查 | 第21页 |
| ·描述及绘图 | 第21页 |
| 2 有关属的特征 | 第21-26页 |
| ·齿裂菌属 | 第21-22页 |
| ·皮下盘菌属 | 第22页 |
| ·散斑壳属 | 第22-23页 |
| ·小鞋孢盘菌属 | 第23页 |
| ·特里尔盘菌属 | 第23-24页 |
| ·分种检索表 | 第24-26页 |
| 3 种的描述 | 第26-42页 |
| ·青冈齿裂菌 | 第26-27页 |
| ·三角形齿裂菌 | 第27-28页 |
| ·悬钩子皮下盘菌 | 第28-29页 |
| ·贝壳杉散斑壳 | 第29-30页 |
| ·库茂恩散斑壳 | 第30-31页 |
| ·佩特拉克散斑壳 | 第31-33页 |
| ·松针散斑壳 | 第33-35页 |
| ·乔松散斑壳 | 第35-37页 |
| ·杉木小鞋孢盘菌 | 第37页 |
| ·黄山特里尔盘菌 | 第37-40页 |
| ·小特里尔盘菌 | 第40-42页 |
| Ⅳ 松针散斑壳与近似种乔松散斑壳的分子确定 | 第42-46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 ·菌株及其来源 | 第42页 |
| ·菌丝培养及DNA提取 | 第42-43页 |
| ·ITS序列扩增及测定 | 第43页 |
| ·数据处理 | 第4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 ·两近似种形态学特征比较 | 第43-44页 |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44-46页 |
| Ⅴ 结论 | 第46-48页 |
| Ⅵ 讨 论 | 第48-50页 |
| 1 关于斑痣盘菌科的分类研究问题 | 第48-49页 |
| 2 ITS 序列比较研究对散斑壳近似种种内种间关系分析的适用性 | 第49-50页 |
| Ⅶ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 图版 Ⅰ | 第57-58页 |
| 图版 Ⅱ | 第58-59页 |
| 图版 Ⅲ | 第59-60页 |
| 附MYCOTAXON(SCI)论文 | 第60-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