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3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煤层底板岩体的理论研究动态和围岩控制理论的发展 | 第11-17页 |
| ·国外的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 ·国内的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 ·国内外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 ·锚杆支护技术发展现状 | 第17-20页 |
| ·锚索支护技术 | 第20-21页 |
| ·动压巷道支护技术 | 第21页 |
| ·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及存在问题 | 第21页 |
|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2 底板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和底板巷道围岩变形规律 | 第23-45页 |
| ·工程背景 | 第23-25页 |
| ·17266工作面地质条件 | 第23-24页 |
| ·采区内各煤层空间关系 | 第24-25页 |
| ·采场端部底板岩体破坏深度 | 第25-29页 |
| ·采场周围岩体应力场 | 第25-26页 |
| ·采场端部底板岩体破坏深度 | 第26-29页 |
| ·工作面底板岩体破坏深度 | 第29-35页 |
| ·工作面底板应力传播规律 | 第29-30页 |
| ·工作面底板岩体最大破坏深度 | 第30-33页 |
| ·塑性理论计算工作面底板岩体破坏深度 | 第33-35页 |
| ·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合理布置位置 | 第35-42页 |
| ·圆形巷道受侧压系数为λ的围压作用下围岩塑性边界方程 | 第35-38页 |
| ·影响巷道围岩变形范围的因素 | 第38-39页 |
| ·底板巷道合理位置的确定 | 第39-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 3 底板应力分布及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5-73页 |
| ·FLAC~(3D)简介 | 第45-47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47-50页 |
| ·8煤开采模拟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 ·底板岩体应力变化规律 | 第50-51页 |
| ·底板塑性区分布 | 第51-52页 |
| ·不同层位布置巷道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72页 |
| ·距8煤底板垂距为24m的层位布置巷道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52-59页 |
| ·距8煤底板垂距为32m的层位布置巷道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59-66页 |
| ·在6煤中布置巷道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66-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4 工程实践 | 第73-83页 |
|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在巷道布置及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 第73-74页 |
| ·17266工作面煤巷支护设计基本要求 | 第74页 |
| ·17266工作面轨道顺槽支护方案 | 第74-79页 |
| ·支护效果分析 | 第79-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3-87页 |
| ·主要结论 | 第83-84页 |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84-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致谢 | 第91-93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