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新型氨基硅氧烷化合物及其聚酰亚胺的合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0页
   ·聚酰亚胺第10-15页
     ·聚酰亚胺简介与发展第10-11页
     ·聚酰亚胺的性能第11-12页
     ·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成型第12页
     ·聚酰亚胺的应用第12-15页
   ·聚酰亚胺的改性第15页
   ·含硅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第15-26页
     ·主链型含硅聚酰亚胺第16-22页
     ·侧链型含硅聚酰亚胺第22-25页
     ·聚酰亚胺含硅无机复合材料第25-26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6-30页
     ·选题依据第26-27页
     ·研究任务第27-29页
     ·研究方案第29-30页
第二章 二(p-氨基苯氧基)二甲基硅烷(SIDA)的合成第30-41页
 引言第30页
   ·实验部分第30-33页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30-31页
     ·实验步骤第31-33页
   ·SIDA结构的表征第33-36页
     ·SIDA的红外光谱表征第33-34页
     ·SIDA核磁共振表征第34-35页
     ·SIDA质谱分析表征第35-36页
   ·SIDA的最优化合成条件实验第36-40页
     ·对氨基苯酚与二氯二甲基硅烷的摩尔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第36-37页
     ·反应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第37-38页
     ·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第38-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SIDA改性聚酰亚胺第41-49页
 引言第41页
   ·实验部分第41-43页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41-42页
     ·实验步骤第42-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8页
     ·SIDA改性聚酰亚胺红外光谱表征第43-44页
     ·SIDA改性聚酰胺酸相对粘度测试第44-45页
     ·SIDA硅氧烷嵌段聚酰胺酸的成膜性第45页
     ·SIDA改性聚酰亚胺的有机溶剂可溶性测试第45-46页
     ·SIDA改性聚酰亚胺热失重分析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二(p-氨基苯氧基)四甲基二硅氧烷(SITOA)的合成第49-65页
 引言第49页
   ·实验部分第49-52页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49-50页
     ·实验步骤第50-52页
   ·SITOA结构的表征第52-54页
     ·SITOA的核磁共振表征第52-53页
     ·SITOA的红外光谱表征第53-54页
   ·二氯四甲基二硅氧烷最优化合成条件实验第54-60页
     ·合成工艺选择实验第54-55页
     ·二氯二甲基硅烷与乙醇摩尔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第55-56页
     ·醇解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第56-57页
     ·扩链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第57-58页
     ·扩链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第58-59页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第59-60页
   ·SITOA最优化合成条件实验第60-64页
     ·对氨基苯酚与二氯四甲基二硅氧烷摩尔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第61-62页
     ·反应温度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第62-63页
     ·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SITOA改性聚酰亚胺第65-75页
 引言第65页
   ·实验部分第65-67页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65-66页
     ·实验步骤第66-67页
   ·结果与讨论第67-72页
     ·SITOA改性聚酰亚胺红外光谱表征第67-68页
     ·SITOA改性聚酰胺酸相对粘度测试第68-69页
     ·SITOA硅氧烷嵌段聚酰胺酸的成膜性第69页
     ·SITOA改性聚酰亚胺的有机溶剂可溶性测试第69-70页
     ·SITOA改性聚酰亚胺热失重分析第70-72页
   ·SIDA改性聚酰亚胺与SITOA改性聚酰亚胺性能比较第72-73页
     ·柔性比较第72页
     ·有机溶剂可溶性比较第72-73页
     ·热稳定性能比较第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六章 结论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桥键型介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环境分离中的应用
下一篇:既有线路改造中主动托换法的施工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