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一、西医对失眠病因认识第12-13页
 二、失眠的治疗第13页
 三、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论述第13-16页
  (一) 营卫阴阳论第14页
  (二) 脏腑论第14页
  (三) 邪气立论第14-15页
  (四) 其他因素第15-16页
第二章 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第16-24页
 一、单纯针刺疗法第16-19页
  (一) 体针疗法第16-18页
  (二) 头皮针疗法第18页
  (三) 耳穴疗法第18-19页
 二、其他疗法第19-21页
  (一) 穴位注射第19页
  (二) 穴位埋线第19页
  (三) 电针疗法第19-20页
  (四) 艾灸疗法第20-21页
  (五) 梅花针及滚针叩刺法第21页
 三、综合疗法第21-24页
第三章 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及机理探讨第24-26页
第四章 失眠的诊断及疗效评价第26-28页
第五章 研究目的第28-29页
第六章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第29-34页
 一、研究内容第29页
 二、研究方案第29页
 三、病例选择标准第29-30页
  (一) 诊断标准第29页
  (二) 试验病例标准第29-30页
 四、试验方法第30-34页
  (一) 临床分组第30页
  (二) 临床治疗方案第30-31页
  (三) 观测指标第31页
  (四)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第31-34页
第七章 研究结果第34-37页
 一、一般资料第34页
 二、研究结果第34-37页
  (一) 两组各时段PSQI评分比较第34-35页
  (二) 两组各时段睡眠时间比较第35-36页
  (三)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第36页
  (四) 两组口服镇静安眠药物的病人比例第36-37页
第八章 讨论第37-42页
 一、失眠的病因第37页
 二、失眠的病机第37-39页
 三、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的机理第39-40页
 四、试验结果分析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9页
附录第49-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麦粒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四白穴的躯体感觉传入和胃的内脏感觉传入的汇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