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7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7-8页 |
三 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四 调查地点的选择 | 第10-12页 |
五 文章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汉族移民的来源和分类分析 | 第14-21页 |
一 历史上的人口 | 第14-15页 |
二 天堂村的人口 | 第15页 |
三 汉族移民的来源 | 第15-18页 |
四 汉族移民的分类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杂居农村地区生计方式多元化的变迁以及对汉族移民的影响 | 第21-37页 |
一 传统的生计方式 | 第21-24页 |
二 生计方式多元化 | 第24-28页 |
三 生计方式的多元化变迁对于汉族移民的影响 | 第28-37页 |
(一) 生计方式多元化引起的经济生活的转型 | 第28-29页 |
(二) 生计方式多元化之下思想观念的转变 | 第29-30页 |
(三) 生计方式多元化过程中家长角色的变迁 | 第30-37页 |
第四章 生计方式多元化之下民族关系 | 第37-43页 |
一 生产劳动方式中的互助与合作 | 第37-39页 |
二 经济交往层面积极的竞争 | 第39-41页 |
三 汉族移民——经济生产、生活中的纽带和榜样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宗教与民族杂居农村地区的民族关系 | 第43-52页 |
一 民族杂居地区的宗教信仰及其特点 | 第43-44页 |
二 相同信仰之下的民族关系 | 第44-46页 |
三 不同信仰之下的民族关系 | 第46-49页 |
四 汉族移民在不同民族间的缓冲和调节作用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写在后面的话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