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县乡农村公路供给问题研究--以闽北S县为例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5页
中文文摘第5-9页
第1章 引言第9-11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思路第10页
   ·本文创新点第10-11页
第2章 县乡农村公路的公共物品性质分析第11-22页
   ·公共物品理论概述第11-16页
     ·公共物品定义、特征和分类第11-12页
     ·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第12-14页
     ·农村公共物品定义、范畴和分类第14-15页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理论第15-16页
   ·县乡农村公路特点和属性第16-22页
     ·县乡农村公路定义第16-17页
     ·县乡农村公路特点第17-18页
     ·县乡农村公路的公共物品属性第18-22页
第3章 县乡农村公路供给主体选择第22-29页
   ·县乡农村公路供给模式第22-24页
     ·政府供给第22-23页
     ·社会自愿供给第23页
     ·市场供给第23-24页
   ·政府作为县乡农村公路供给主体理由分析第24-29页
     ·政府资源配置职能决定其在供给中的主导地位第24-25页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才能解决县乡农村公路供给的搭便车问题第25页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才能调节好县乡农村公路供给的产量和价格第25-26页
     ·县乡农村公路网的正溢出效应与政府执政目标的一致性第26页
     ·自愿供给和市场供给的有限性第26-29页
第4章 县乡农村公路供给存在问题和成因分析—以闽北S县为例第29-37页
   ·闽北S县农村公路供给的基本情况第29页
   ·闽北S县农村公路供给存在问题第29-33页
     ·供给总量不足第29-30页
     ·供给主体能力有限第30-31页
     ·制度外供给突出第31-33页
     ·供给需求表达不畅第33页
   ·闽北S县农村公路供给问题成因分析第33-37页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二元供给体制第33-35页
     ·税费改革加剧基层财力匮乏第35-36页
     ·基层政府"经济人"特性导致供给利益部门化、个人化第36页
     ·压力型行政体制导致供需脱节第36-37页
第5章 县乡农村公路供给的可持续制度建设第37-44页
   ·国外农村公路供给经验和启示第37-40页
     ·美国农村公路供给经验第37页
     ·韩国农村公路供给经验第37-38页
     ·印度农村公路供给经验第38-39页
     ·国外农村公路供给的启示第39-40页
   ·构建县乡农村公路供给的可持续制度第40-44页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改变城乡二元供给制度第40页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第40-41页
     ·合理划分供给责任,建立新型供给主体机制第41-42页
     ·畅通供给需求意愿,建立民主供给决策机制第42-44页
第6章 结语第44-45页
   ·本文研究结论第44页
   ·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典园林掇山置石手法及理论研究
下一篇:三都澳港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