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外汇储备的含义与作用 | 第14-15页 |
(一) 外汇储备的含义 | 第14页 |
(二) 外汇储备的作用 | 第14-15页 |
二、外汇储备管理原则 | 第15-16页 |
三、外汇储备管理机构 | 第16-23页 |
(一) 外国的储备管理机构 | 第16-18页 |
1. 机构的设置 | 第16-17页 |
2. 机构的职责 | 第17-18页 |
3. 机构的运作 | 第18页 |
(二) 我国的外汇储备管理机构 | 第18-21页 |
1. 我国管理机构现状 | 第18-19页 |
2. 我国管理机构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三) 我国储备管理机构的完善 | 第21-23页 |
1. 对外汇储备分层定位 | 第22页 |
2. 明确确定各管理机构权责 | 第22页 |
3. 为管理机构提供合法性支持 | 第22-23页 |
四、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 第23-31页 |
(一) 多重管理体制 | 第23-25页 |
1. 挪威的管理体制 | 第24页 |
2. 新加坡的管理体制 | 第24-25页 |
(二) 双重管理体制 | 第25-27页 |
1. 香港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 第26页 |
2. 日本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 | 第26-27页 |
(三) 我国的单一管理体制 | 第27-30页 |
1. 央行唱“独角戏”的弊端 | 第27-29页 |
2. 财政部发挥主导作用的法律意义 | 第29-30页 |
(四)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完善 | 第30-31页 |
五、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 第31-38页 |
(一) 各国主要管理模式 | 第31-32页 |
1. 消极管理模式 | 第31-32页 |
2. 积极管理模式 | 第32页 |
(二) 外国外汇投资公司 | 第32-34页 |
1.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 第32-33页 |
2. 新加坡淡马锡公司 | 第33页 |
3. 韩国政府投资公司 | 第33-34页 |
(三) 中国外汇投资公司的完善 | 第34-38页 |
1. 建立以委托制度为核心的授权机制 | 第34页 |
2. 完善中国投资公司治理结构 | 第34-35页 |
3. 建立市场化运作模式 | 第35页 |
4. 确立适当的投资策略 | 第35-38页 |
六、外汇储备监管结构 | 第38-47页 |
(一) 外汇储备存在的风险 | 第38-41页 |
1. 汇率风险 | 第38-39页 |
2. 流动性风险 | 第39页 |
3. 环境风险 | 第39-40页 |
4. 操作风险 | 第40页 |
5. 技术风险 | 第40页 |
6. 机会风险 | 第40-41页 |
(二) IMF《外汇储备管理指南》中的监管制度 | 第41-43页 |
1. 外汇储备管理的透明度原则 | 第41-42页 |
2. 外汇储备管理的内部监管制度 | 第42-43页 |
3. 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框架 | 第43页 |
(三) 外国外汇储备监管制度 | 第43-46页 |
1. 内部监管制度 | 第43-44页 |
2. 外部监管制度 | 第44-46页 |
(四) 中国外汇储备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46-47页 |
七、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的完善 | 第47-51页 |
(一) 国内法的完善 | 第47-49页 |
(二) 国际法的走向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