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感潮河段水位预报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水文预报技术研究 | 第12页 |
·感潮河段水位预报技术研究 | 第12-16页 |
·洪水预报系统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感潮河段水位预报模型 | 第21-50页 |
·引言 | 第21页 |
·扩散波解析解水位演算模型 | 第21-33页 |
·线性扩散波定解问题 | 第21-22页 |
·线性扩散波定解问题的解析解 | 第22-25页 |
·模型的响应分析 | 第25-28页 |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28-32页 |
·线性扩散波解析解水位预报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 | 第33-38页 |
·基本方程推导 | 第33-34页 |
·双向波水位预报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针对各种不同河段特性的模型改进 | 第35-36页 |
·参数讨论 | 第36-38页 |
·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 | 第38-46页 |
·新安江模型基本原理 | 第38-39页 |
·新安江模型结构 | 第39-43页 |
·新安江模型参数 | 第43-46页 |
·天文潮调和分析 | 第46-49页 |
·潮汐调和分析概念 | 第46-47页 |
·潮汐调和分析方法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水位演算模型的应用研究 | 第50-84页 |
·引言 | 第50页 |
·研究河段介绍 | 第50-55页 |
·新沂河感潮河段概况 | 第50-52页 |
·楠溪江感潮河段概况 | 第52-53页 |
·飞云江感潮河段概况 | 第53-55页 |
·扩散波解析解水位模型的应用 | 第55-62页 |
·新沂河感潮河段应用 | 第55-57页 |
·楠溪江感潮河段应用 | 第57-59页 |
·飞云江感潮河段应用 | 第59-62页 |
·双向波水位模型的应用 | 第62-77页 |
·河宽和流量水深系数的讨论——以新沂河感潮河段为例 | 第62-67页 |
·无资料地区河宽水深关系的讨论——以楠溪江感潮河段为例 | 第67-73页 |
·考虑区间入流和退水段独立的讨论——以飞云江感潮河段为例 | 第73-77页 |
·新安江模型应用 | 第77-80页 |
·调和分析应用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四章 感潮河段水位预报系统设计 | 第84-92页 |
·引言 | 第84页 |
·感潮河段水位预报系统总体设计 | 第84-91页 |
·地理信息模块 | 第85-86页 |
·水文信息管理模块 | 第86-88页 |
·水位预报模块 | 第88-90页 |
·参数修正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