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短信业务受理系统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智能网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短信业务受理改进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设计概要与设计思想 | 第14-18页 |
·系统设计概要 | 第14页 |
·设计思想 | 第14-17页 |
·设计约束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系统的概述与规范 | 第18-55页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8-24页 |
·四层模型架构 | 第18-19页 |
·事务处理概念 | 第19-20页 |
·可配置、可复用、可扩展性实现 | 第20-22页 |
·各模块间架构关系 | 第22-24页 |
·子系统功能简述 | 第24-35页 |
·业务受理系统 | 第24页 |
·事务控制系统 | 第24-27页 |
·业务逻辑系统 | 第27-29页 |
·网元接口系统 | 第29页 |
·系统协作流程 | 第29-35页 |
·指令配置表及内存数据原型 | 第35-41页 |
·受理指令数据原型 | 第37-38页 |
·操作指令数据原型 | 第38-39页 |
·网元指令数据原型 | 第39页 |
·系统内全局参数标准定义 | 第39-41页 |
·系统的内部规范说明 | 第41-54页 |
·子系统间通信协议规范 | 第41-44页 |
·网络服务端通用模块使用说明 | 第44-49页 |
·程序配置文件规范 | 第49-51页 |
·程序操作参数规范 | 第51页 |
·系统程序日志输出规范 | 第51-52页 |
·序列号管理算法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子系统详细设计 | 第55-100页 |
·程序系统的结构 | 第55-57页 |
·程序内部结构 | 第56-57页 |
·处理一个客户端请求时的协作图 | 第57页 |
·发起一个服务端请求的协作图 | 第57页 |
·统一受理子系统 | 第57-63页 |
·程序描述 | 第57-58页 |
·功能 | 第58页 |
·性能 | 第58-59页 |
·输入模型 | 第59页 |
·输出模型 | 第59-60页 |
·算法 | 第60页 |
·流程逻辑 | 第60-63页 |
·指令解析子系统 | 第63-73页 |
·程序系统的结构 | 第63-64页 |
·指令解析程序设计说明 | 第64页 |
·程序描述 | 第64页 |
·功能 | 第64-65页 |
·性能 | 第65页 |
·输入模型 | 第65-66页 |
·输出模型 | 第66页 |
·算法 | 第66-67页 |
·事务id生成算法 | 第67页 |
·流程逻辑 | 第67-71页 |
·接口 | 第71-73页 |
·事务控制子系统 | 第73-82页 |
·事务控制模块与其它模块关系图 | 第73页 |
·程序描述 | 第73页 |
·功能 | 第73-74页 |
·性能 | 第74-75页 |
·来自指令解析模块的数据 | 第75页 |
·来自业务模块的返回消息 | 第75页 |
·对指令解析模块的回复 | 第75-76页 |
·控制流(输出至业务模块) | 第76页 |
·算法 | 第76-77页 |
·流程逻辑 | 第77-81页 |
·接口 | 第81-82页 |
·产品管理子系统 | 第82-89页 |
·程序描述 | 第83页 |
·功能 | 第83-84页 |
·性能 | 第84-85页 |
·输入模型 | 第85-86页 |
·输出模型 | 第86-87页 |
·流程逻辑 | 第87-89页 |
·套餐管理子系统 | 第89-96页 |
·程序描述 | 第90页 |
·功能 | 第90-91页 |
·性能 | 第91-92页 |
·输入模型 | 第92-94页 |
·输出模型 | 第94页 |
·算法 | 第94-95页 |
·流程逻辑 | 第95-96页 |
·月租管理子系统 | 第96-99页 |
·运行设计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100-109页 |
·测试用例分析 | 第100-102页 |
·硬件系统配置分析 | 第100页 |
·软件系统配置分析 | 第100-101页 |
·TCP/IP协议接口连接分析 | 第101页 |
·各种输入文件分析 | 第101页 |
·进程启动参数分析 | 第101-102页 |
·数据库连接分析 | 第102页 |
·功能性测试 | 第102-106页 |
·系统压力测试 | 第106-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结论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1页 |
附录 | 第111-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