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模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7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8-22页
     ·背景内容第18-19页
     ·研究意义第19-2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2-31页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理论第22-25页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试验第25-29页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模型第29-3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31-33页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33-37页
第2章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第37-55页
   ·引言第37页
   ·振动台试验简介第37-44页
     ·振动台与土箱第37-39页
     ·试验体设计与制作第39-43页
     ·试验加载方案第43-44页
   ·振动台试验结果第44-54页
     ·桩动应变数据处理第44页
     ·砂土液化临界孔压比确定第44-45页
     ·试式验结果分忻第45-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建立方法与特性分析第55-82页
   ·引言第55页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建立方法第55-64页
     ·动力p-y曲线建立基本理论第55-57页
     ·土层分界处桩的弯矩内插函数处理方法第57-58页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力的计算第58-59页
     ·桩的侧向动位移求解第59-62页
     ·桩土相对动位移的确定第62-63页
     ·动力p-y曲线建立方法正确性检验第63-64页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特性分析第64-81页
     ·场地液化前动力p-y曲线基本特性第64-74页
     ·场地液化后动力p-y曲线基本特性第74-80页
     ·上部结构惯性力与土动位移对土动反力影响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4章 液化场地桩—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第82-119页
   ·引言第82-83页
   ·饱和砂土数值建模途径第83-87页
     ·数值建模基本框架与若干关键科学问题第83-84页
     ·饱和砂土两相介质动力耦合作用u-p形式控制方程第84-87页
   ·u-p形式控制方程数值实现第87-93页
     ·控制方程的空间离散形式与数值实现第87-91页
     ·控制方程的时间离散形式与数值实现第91-93页
   ·循环荷载作用下土的本构模型第93-99页
     ·粘土的本构模型第93-94页
     ·饱和砂土的本构模型第94-99页
   ·桩—土—桥梁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模型第99-105页
     ·数值模型第99-103页
     ·收敛准则第103页
     ·边界条件第103-104页
     ·数值分析过程第104-105页
   ·数值模型正确性验证与评价第105-117页
     ·场地动力反应第105-112页
     ·桥梁桩基动力反应第112-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第5章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影响因素与修正方法第119-135页
   ·引言第119-120页
   ·动力p-y曲线影响因素的参数分忻第120-129页
     ·孔压比对动力p-y曲线的影响第120-124页
     ·桩径对动力p-y曲线的影响第124-128页
     ·砂土相对密度对动力p-y曲线的影响第128-129页
   ·基于动力p-y曲线构建骨干线的修正方法第129-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6章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p-y曲线简化模型第135-151页
   ·引言第135页
   ·问题的提出第135-139页
     ·不同孔压比下动力p-y曲线骨干线初始刚度第136-138页
     ·现行液化场地桩基抗震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第138-139页
   ·场地液化过程动力p-y,曲线简化模型构建思路第139-140页
   ·推荐的砂土p-y曲线公式第140-144页
   ·简化模型中液化砂土极限土反力确定第144-145页
   ·简化模型适用条件第145-146页
   ·简化模型评价第146-150页
   ·本章小结第150-151页
第7章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第151-180页
   ·引言第151页
   ·宏单元基本理论与力学元件分析第151-157页
     ·宏单元基本理论第151-153页
     ·粘滞阻尼第153-155页
     ·裂隙单元第155-157页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宏单元构建第157-160页
     ·弹簧单元第157-159页
     ·阻尼单元第159页
     ·塑性单元第159-160页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简化计算方法第160-165页
     ·简化分析模型第160-162页
     ·体系运动方程第162-163页
     ·自由液化场地动力分忻第163-165页
   ·数值模型验证与可靠性评估第165-171页
     ·简化模型试验验证第165-168页
     ·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第168-170页
     ·简化分析方法可靠性评价第170-171页
   ·推荐的简化分忻方法实施步骤第171-172页
   ·数值模型参数分析第172-178页
     ·桩径第172-174页
     ·桩土初始刚度比第174-175页
     ·上部桥梁结构配重第175-178页
   ·本章小结第178-180页
结论第180-183页
参考文献第183-206页
附录Ⅰ振动台试验简介第206-217页
附录Ⅱ API规范推荐的饱和砂土与粘土p-y曲线第217-220页
附录Ⅲ中密砂动力p-y曲线骨干线绘制详图第220-23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235-239页
致谢第239-241页
个人简历第241页

论文共2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作用下大跨斜拉网格结构参数振动及其模态跃迁研究
下一篇:霍尔推力器中励磁与放电耦合振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