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 | 第11-15页 |
|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11-14页 |
|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的应用 | 第14-15页 |
| ·钛合金的特点及应用 | 第15-17页 |
| ·钛合金的特点 | 第15-16页 |
| ·钛合金的应用 | 第16-17页 |
| ·钛合金的高温氧化与防护 | 第17-22页 |
| ·金属高温氧化定义 | 第17页 |
| ·高温氧化的基本过程与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 ·钛合金的氧化特征 | 第19-20页 |
| ·提高钛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几个途径 | 第20页 |
| ·钛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 第20-22页 |
| ·钛合金渗铝技术 | 第22-28页 |
| ·渗铝涂层形成条件 | 第22-23页 |
| ·渗铝机理 | 第23-25页 |
| ·渗铝方法 | 第25-2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 第2章 材料的制备与试验研究方法 | 第29-34页 |
| ·试验材料 | 第29-32页 |
| ·Ti-Al-V合金薄板的制备 | 第29-30页 |
| ·Ti-Al-V合金薄板铝箔包覆渗铝 | 第30-31页 |
| ·Ti-Al-V合金渗铝薄板热处理 | 第31-32页 |
| ·试样的制备 | 第32-33页 |
| ·组织结构分析 | 第33页 |
| ·光学金相(OM)观察 | 第33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33页 |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33页 |
| ·X射线光电子谱(XPS)分析 | 第33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 第3章 Ti-Al-V合金薄板渗铝层组织与增厚动力学 | 第34-57页 |
| ·EB-PVD制备态Ti-Al-V合金薄板组织结构 | 第34-36页 |
| ·制备态Ti-Al-V合金薄板显微组织形貌与成分分布 | 第34-35页 |
| ·制备态Ti-Al-V合金薄板相组成分析 | 第35-36页 |
| ·700℃渗铝渗层的组织结构 | 第36-41页 |
| ·组织形貌与成分分布 | 第36-38页 |
| ·渗层相组成 | 第38-41页 |
| ·800℃渗铝渗层的组织结构 | 第41-46页 |
| ·组织形貌与成分分布 | 第41-44页 |
| ·渗层相组成 | 第44-46页 |
| ·900℃渗铝渗层的组织结构 | 第46-49页 |
| ·组织形貌与成分分布 | 第46-48页 |
| ·渗层相组成 | 第48-49页 |
| ·渗层增厚动力学 | 第49-53页 |
| ·渗铝时间对渗层厚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 ·渗铝温度对渗层厚度的影响 | 第51页 |
| ·渗铝扩散激活能的计算 | 第51-53页 |
| ·渗铝层的形成机制 | 第53-54页 |
| ·Ti-Al-V合金渗铝薄板力学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4章 热处理过程中Ti-Al-V合金薄板渗层组织演变 | 第57-67页 |
| ·1000℃热处理Ti-Al-V合金薄板组织结构 | 第57-61页 |
| ·渗层厚度变化 | 第57-58页 |
| ·渗层组织形貌及成分分布 | 第58-60页 |
| ·渗层相组成变化 | 第60-61页 |
| ·1100℃热处理Ti-Al-V合金薄板渗层显微组织 | 第61-66页 |
| ·渗层厚度变化 | 第61-62页 |
| ·渗层组织形貌及成分分布 | 第62-65页 |
| ·渗层相组成变化 | 第65-66页 |
| ·讨论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