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吡啶二亚胺钐(Ⅲ)、铕(Ⅲ)和锰(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1章 绪论第8-20页
   ·课题背景第8-9页
   ·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9-16页
     ·稀土金属配合物进展第9-14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进展第14-16页
   ·稀土配合物发光的基本原理第16-18页
     ·能量传递机制第17-18页
     ·稀土配合物发光类型第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配体的制备第20-30页
   ·实验部分第20-22页
     ·实验仪器第20-21页
     ·实验药品第21-22页
     ·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表征方法第22页
   ·试剂预处理第22-23页
     ·二甲苯和乙酸乙酯的干燥第22-23页
     ·二氯甲烷和乙腈的干燥第23页
     ·绝对乙醇的制备第23页
   ·2,6-二乙酰基吡啶的制备第23-25页
     ·2,6-吡啶二甲酸的制备第23-24页
     ·2,6-吡啶二甲酸二甲酯的制备第24页
     ·2,6-二乙酰基吡啶的制备第24-25页
   ·吡啶二亚胺配体的制备第25-28页
     ·2,6-二[1-(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1)的制备第25-26页
     ·2,6-二[1-(2-甲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2)的制备第26页
     ·2,6-二[1-(2,6-二甲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3)的制备第26-27页
     ·2,6-二[1-(2,4,6-三甲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4)的制备第27页
     ·2,6-二[1-(2,6-二乙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5)的制备第27-28页
     ·2,6-二[1-(2,6-二异丙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6)的制备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3章 金属配合物的制备第30-34页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制备第30-31页
     ·稀土金属配合物Sm(L~6)Cl_3 (Sm6)的制备第30页
     ·稀土金属配合物Eu(L~6)Cl_3(Eu6)的制备第30-31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制备第31-33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1)C_(12)·1.5CH_3CN(Mn1)的制备第31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2)C12·CH3CN (M112)的制备第31-32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3)C_(12)·CH_3CN (Mn3)的制备第32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4)C_(12)·CH_3CN(Mn4)的制备第32-33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_5)C_(12)·CH_3CN(Mn5)的制备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配体的结构表征第34-39页
   ·配体的红外表征第34-38页
     ·2,6-二[1-(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1)的红外表征第34页
     ·2,6-二[1-(2-甲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2)的红外表征第34-35页
     ·2,6-二[1-(2,6-二甲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3)的红外表征第35-36页
     ·2,6-二[1-(2,4,6-三甲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4)的红外表征第36页
     ·2,6-二[1-(2,6-二乙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5)的红外表征第36-37页
     ·2,6-二[1-(2,6-二异丙基苯基亚胺)乙基]吡啶(L6)的红外表征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5章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表征及荧光性能分析第39-44页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第39页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红外表征第39-41页
     ·稀土配合物Sm6 的红外表征第39-40页
     ·稀土配合物Eu6 的红外表征第40-41页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的测定第41页
     ·稀土配合物Sm6 的核磁共振氢谱的测定第41页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性能测试第41-43页
     ·稀土配合物Sm6 的荧光性能分析第41-42页
     ·稀土配合物Eu6 的荧光性能分析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6章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表征第44-54页
   ·过渡金属锰配合物的元素分析第44页
   ·过渡金属锰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解析第44-49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1)C_(12)·1.5CH_3CN(Mn1)的单晶结构解析第46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3)C_(12)·CH_3CN (Mn3)的单晶结构解析第46-47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4)C_(12)·CH_3CN(Mn4)的单晶结构解析第47-48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_5)C_(12)·CH_3CN(Mn5)的单晶结构解析第48-49页
   ·过渡金属锰配合物的红外表征第49-52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1)C_(12)·1.5CH_3CN(Mn1)的红外表征第49-50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2)C12·CH3CN (M112)的红外表征第50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3)C_(12)·CH_3CN (Mn3)的红外表征第50-51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4)C_(12)·CH_3CN(Mn4)的红外表征第51-52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Mn(L_5)C_(12)·CH_3CN(Mn5)的红外表征第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录第61-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型纸用涂层材料的紫外光固化研究
下一篇:含氮氧杂原子芳香配体d10族金属配合物的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