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各种类型锅炉论文--超临界参数锅炉论文

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系统建模与新型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3页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第8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8-11页
     ·超临界发电技术在世界的发展第8-9页
     ·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在我国的发展第9-11页
   ·论文的工作及难点第11-12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1页
     ·论文的难点第11-12页
   ·小结第12-13页
第二章 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概述第13-27页
   ·超临界机组概况第13页
   ·超临界直流锅炉第13-19页
     ·直流锅炉特点第13-14页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静态特性第14-16页
       ·汽温的静态特性第14-15页
       ·汽压的静态特性第15-16页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动态特性第16-19页
       ·汽轮机调门开度扰动第16-17页
       ·燃料量扰动第17页
       ·给水量扰动第17-19页
   ·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第19-26页
     ·水煤比控制第19-23页
       ·水煤比调节理论分析第19-20页
       ·水煤比控制第20-23页
     ·两种给水控制系统对比分析第23-26页
       ·中间点温度给水控制系统第23-24页
       ·中间点焓值给水控制系统第24-25页
       ·对比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第27-36页
   ·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第27-28页
   ·系统辨识第28-30页
     ·系统辨识的定义第28页
     ·系统辨识的步骤第28-29页
     ·系统辨识的应用第29-30页
   ·应用 MATLAB 系统辨识工具箱对现有系统的建模第30-35页
     ·原始数据处理第31-33页
     ·MATLAB 系统辨识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超临界直流炉给水控制改进方法第36-52页
   ·直流锅炉给水控制第36-38页
     ·原有给水控制方案第36-37页
     ·改进的给水控制方案第37-38页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第38-42页
   ·仿真工具介绍第42页
   ·PID 控制器整定第42-45页
     ·PID 控制原理第42-43页
     ·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第43-45页
   ·前馈补偿环节的计算第45-46页
   ·给水控制策略的计算机仿真第46-51页
     ·不同控制方法不同情况的仿真第46-50页
     ·结论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启动系统第52-55页
   ·设置直流炉给水启动系统的意义第52页
   ·锅炉启动系统第52-54页
     ·外置式启动分离器系统第52页
     ·内置式启动分离器系统第52-54页
   ·直流锅炉给水启动旁路系统第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全文总结第55页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循环流化床煤气化试验研究
下一篇:生物质与煤共气化的热重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