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采高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3页 |
| ·大采高综采技术现状 | 第13-14页 |
|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合理煤柱尺寸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回采巷道底臌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特点及主要问题 | 第23-24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大采高回采巷道结构分析及矿压显现特征 | 第26-56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的特点及结构特征 | 第26-28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的特点 | 第26-27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的结构状态 | 第27-28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上覆岩体破断规律及力学特征 | 第28-32页 |
| ·回采巷道上覆岩体破断规律 | 第28-30页 |
| ·关键岩块B 的稳定性分析及其对煤柱的影响 | 第30-32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矿压实测研究 | 第32-54页 |
| ·概述 | 第32页 |
| ·观测内容及观测方法 | 第32-37页 |
| ·回采巷道表面位移数据分析 | 第37-46页 |
| ·巷道锚杆受力观测 | 第46-53页 |
| ·煤柱内支承压力观测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三章 大采高回采巷道合理煤柱尺寸 | 第56-69页 |
| ·回采巷道煤柱应力状态分析 | 第56-59页 |
| ·护巷煤柱应力状态分区 | 第56页 |
| ·护巷煤柱宽度对煤柱应力状态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工作面回采对煤柱应力状态的影响 | 第57-59页 |
| ·合理护巷煤柱宽度的确定 | 第59-68页 |
| ·采空区侧塑性区宽度的确定 | 第59-61页 |
| ·巷道侧塑性区宽度的确定 | 第61-62页 |
| ·弹性区宽度的确定 | 第62-67页 |
| ·合理煤柱宽度影响因素 | 第67-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四章 大采高回采巷道两帮支护技术 | 第69-84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的两帮鼓出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5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两帮变形特点 | 第69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的两帮鼓出原因 | 第69-71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的两帮鼓出影响因素分析 | 第71-75页 |
| ·回采巷道帮锚杆(索)的作用机理 | 第75-78页 |
| ·现有锚杆支护机理概述 | 第75-77页 |
| ·帮锚杆(索)支护机理 | 第77-78页 |
| ·帮锚杆(索)支护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78-81页 |
| ·煤体应力状态对帮锚杆(索)支护效果的影响 | 第78-79页 |
| ·帮锚杆(索)强度对支护效果的影响 | 第79-81页 |
| ·锚杆延伸率对帮锚杆(索)支护效果的影响 | 第81页 |
| ·锚固强度对帮锚杆(索)支护效果的影响 | 第81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两帮控制途径及方法 | 第81-82页 |
| ·小结 | 第82-84页 |
| 第五章 大采高回采巷道底臌机理及其治理 | 第84-93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底臌特点及底臌机理分析 | 第84-86页 |
| ·底臌形式及特点分析 | 第84-85页 |
| ·底臌影响范围 | 第85-86页 |
| ·底臌机理分析 | 第86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底臌影响因素分析 | 第86-91页 |
| ·巷道宽度对底臌的影响 | 第86-87页 |
| ·煤柱宽度对底臌的影响 | 第87页 |
| ·煤体强度对底臌的影响 | 第87-88页 |
| ·巷道高度对底臌的影响 | 第88页 |
| ·底板强度对底臌的影响 | 第88-89页 |
| ·顶板强度对底臌的影响 | 第89-90页 |
| ·一侧采动对底臌的影响 | 第90-91页 |
| ·大采高回采巷道底臌防治方法 | 第91页 |
| ·小结 | 第91-93页 |
| 第六章 大采高回采巷道支护技术 | 第93-103页 |
| ·支护原则 | 第93-94页 |
| ·工程概况 | 第94页 |
| ·原有支护设计及评价 | 第94-95页 |
| ·支护设计优化 | 第95-102页 |
| ·支护参数分析 | 第97-100页 |
| ·支护参数 | 第100-102页 |
| ·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3-106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3-105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105-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 致谢 | 第111-112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2-113页 |
| 一、发表论文 | 第112页 |
| 二、主持、参加主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