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8页 |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自组装 | 第13-14页 |
·生物矿化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 第14-18页 |
·生物矿物 | 第14-16页 |
·生物矿化过程中的机理研究 | 第16-18页 |
·有机物调控碳酸盐生长的研究进展 | 第18-27页 |
·可溶性添加剂对碳酸钙的调控 | 第19-23页 |
·生物大分子 | 第19-21页 |
·合成可溶性聚合物 | 第21-22页 |
·低分子量添加剂 | 第22-23页 |
·不溶基质对碳酸钙形貌的调控 | 第23-25页 |
·非经典结晶理论 | 第25-26页 |
·有机物引导碳酸钡的矿化 | 第26-27页 |
·矿化方法 | 第27-31页 |
·模仿生物体内矿化过程的体外模拟矿化方法 | 第27-28页 |
·高压/超临界态二氧化碳为碳酸根源制备碳酸盐 | 第28-31页 |
·高压/超临界CO_2碳酸化法-工业制备碳酸钙的新方法 | 第28-30页 |
·有机物调控下应用高压/超临界CO_2碳酸化法制备碳酸盐复合物 | 第30-31页 |
·红外光谱及二维相关分析 | 第31-33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8页 |
第二章 羧甲基纤维素引导下碳酸钙的仿生合成 | 第48-75页 |
·引言 | 第48-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2页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50页 |
·羧甲基纤维素/碳酸钙复合颗粒的制备 | 第50-51页 |
·玻璃器皿的前处理 | 第50页 |
·水溶液中碳酸钙的结晶 | 第50-51页 |
·表征仪器及方法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63页 |
·不同CMC浓度溶液中制备的粒子 | 第52-53页 |
·"玫瑰花"状粒子的生长过程 | 第53-58页 |
·准时间分辨电镜监测形貌的发育过程 | 第53-56页 |
·溶液中pH及[Ca~(2+)]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第56-57页 |
·其他中间态粒子 | 第57-58页 |
·不同CMC分子量下得到的晶体 | 第58-59页 |
·不同钙离子浓度下得到的晶体 | 第59-60页 |
·不同条件下所制备复合物的晶型 | 第60-61页 |
·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61-62页 |
·复合物中有机质含量的分析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8页 |
·"玫瑰花"状方解石粒子的形成过程 | 第63-66页 |
·浓度对晶体形貌的影响 | 第66-67页 |
·分子量对晶体形貌的影响 | 第67-68页 |
·钙离子浓度对晶体形貌的影响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第三章 羧甲基纤维素对碳酸钡的形貌调控及其针状晶体单元的组装机理 | 第75-97页 |
·引言 | 第75-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78页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76-77页 |
·羧甲基纤维素引导碳酸钡的结晶 | 第77页 |
·玻璃器皿的前处理 | 第77页 |
·水溶液中碳酸钡的结晶 | 第77页 |
·表征仪器及方法 | 第77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77-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91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CMC链与BaCO_3超晶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78-82页 |
·CMC重复单元及长链的构建 | 第78页 |
·BaCO_3晶胞及超晶胞的构建 | 第78-80页 |
·CMC链段与BaCO_3超晶胞的相互作用 | 第80-82页 |
·准时间分辨实验检测晶体的生长过程 | 第82-88页 |
·0.1g/l CMC溶液中碳酸钡晶体单元的聚集 | 第83-86页 |
·其他浓度CMC溶液中晶体形貌的演变 | 第86-88页 |
·调节CMC浓度实现对BaCO_3聚集体结构形貌的调控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第四章 高压/超临界态二氧化碳快速矿化法制备有机物/碳酸盐复合粒子 | 第97-122页 |
·引言 | 第97-98页 |
·实验部分 | 第98-100页 |
·主要试剂和材料 | 第98-99页 |
·高压/超临界二氧化碳碳酸化法制备复合粒子 | 第99-100页 |
·玻璃器皿的前处理 | 第99页 |
·复合粒子的制备 | 第99-100页 |
·表征仪器及方法 | 第10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17页 |
·碳酸钙复合粒子化学组成及结构的初步鉴定 | 第101-103页 |
·CMC浓度对碳酸钙复合粒子形貌的影响 | 第103-109页 |
·CMC分子链长度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CO_2状态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高分子链柔顺性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不同条件对碳酸钙矿化产物的影响小结 | 第114页 |
·制备碳酸钡复合粒子的初步探索 | 第114-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2页 |
第五章 羧甲基纤维素的氢键结构研究及其与无机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初步探索 | 第122-143页 |
·引言 | 第122-123页 |
·实验部分 | 第123-124页 |
·主要试剂及CMC膜的制备 | 第123页 |
·表征仪器及方法 | 第123-124页 |
·二维相关分析 | 第1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4-138页 |
·CMC粉末和薄膜的比较 | 第124-125页 |
·CMC膜升温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温度点 | 第125-130页 |
·二维相关分析 | 第130-135页 |
·C=O伸缩振动区间 | 第130-132页 |
·OH伸缩振动区间 | 第132-135页 |
·常温下CMC中的氢键结构 | 第135-136页 |
·采用红外光谱对复合物中CMC与碳酸钙相互作用的初步探索 | 第136-138页 |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3页 |
第六章 应用红外光谱研究常态及超临界二氧化碳条件下再生丝素蛋白膜的结构及升温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 第143-163页 |
·引言 | 第143-144页 |
·实验部分 | 第144-146页 |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144-145页 |
·再生丝素蛋白膜的制备 | 第145页 |
·表征仪器及方法 | 第145-146页 |
·二维相关分析 | 第1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6-158页 |
·对NH及OH区间的分析 | 第146-150页 |
·对酰胺Ⅰ、Ⅱ、Ⅲ区间的分析 | 第150-152页 |
·超临界CO_2下再生丝蛋白膜随温度变化的红外光谱 | 第152-158页 |
·本章小结 | 第15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3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163-167页 |
附录 | 第167-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