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68页 |
·组织工程 | 第20-24页 |
·组织工程学的建立 | 第21-22页 |
·组织工程学的发展 | 第22-23页 |
·组织工程支架 | 第23-24页 |
·静电纺丝 | 第24-41页 |
·静电纺丝起源 | 第24-25页 |
·静电纺丝基本原理及装置 | 第25-27页 |
·静电纺成丝理论分析 | 第27-31页 |
·引言 | 第27页 |
·聚合物射流的产生 | 第27-28页 |
·聚合物射流的不稳定拉伸 | 第28-30页 |
·聚合物射流固化为纳米纤维 | 第30-31页 |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 第31-37页 |
·体系参数 | 第31-33页 |
·过程参数 | 第33-36页 |
·环境参数 | 第36-37页 |
·静电纺丝制备取向纳米纤维的最新进展 | 第37-41页 |
·高速旋转的收集圆筒 | 第37-38页 |
·高速旋转的金属丝制圆筒接收装置 | 第38页 |
·有金属丝缠绕的圆柱体接收装置 | 第38-39页 |
·内部带针尖的圆柱体接收装置 | 第39页 |
·下部带有刀口电极的高速旋转管接收装置 | 第39页 |
·飞轮型收集装置 | 第39页 |
·平行电极接收装置 | 第39-40页 |
·平行圆圈接收装置 | 第40页 |
·十字形排列电极的接收装置 | 第40页 |
·利用水浴收集 | 第40页 |
·收集框 | 第40-41页 |
·辅助电极/电场 | 第41页 |
·单轴平行排列纤维收集装置 | 第41页 |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概述 | 第41-50页 |
·概述 | 第41-42页 |
·心脏瓣膜的结构及功能 | 第42-45页 |
·主动脉瓣 | 第42-43页 |
·瓣叶的结构及功能 | 第43-45页 |
·瓣叶机械性能 | 第45页 |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究方法 | 第45-46页 |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的选择和要求 | 第46-50页 |
·同种瓣膜支架 | 第46-47页 |
·异种瓣膜支架 | 第47-48页 |
·天然材料 | 第48-49页 |
·合成材料 | 第49页 |
·混合型支架材料 | 第49-50页 |
·静电纺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上的应用 | 第50页 |
·热塑性聚氨酯与胶原蛋白 | 第50-54页 |
·热塑性聚氨酯 | 第50-53页 |
·热塑性聚氨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50-51页 |
·热塑性聚氨酯的结构特点 | 第51-53页 |
·胶原蛋白 | 第53-54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8页 |
第二章 热塑性聚氨酯/胶原蛋白共混静电纺丝制备组织工程瓣膜支架 | 第68-104页 |
·引言 | 第68-69页 |
·实验部分 | 第69-74页 |
·实验材料及溶剂 | 第69页 |
·实验设备 | 第69-70页 |
·纺丝溶液的配制 | 第70页 |
·共混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70页 |
·纳米纤维的形态表征 | 第70-71页 |
·纤维表面元素分析(XPS) | 第71页 |
·纳米纤维膜孔隙率测试 | 第71-72页 |
·纳米纤维膜亲疏水性测试 | 第72-73页 |
·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测试 | 第73-74页 |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第74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74-100页 |
·共混静电纺丝溶剂的选择 | 第74-75页 |
·纳米纤维形态学研究 | 第75-85页 |
·纺丝液配比对纤维形态的影响 | 第75-79页 |
·纺丝溶液浓度对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 | 第79-83页 |
·纳米纤维表面形态分析 | 第83-85页 |
·纳米纤维膜的化学构成分析 | 第85-88页 |
·纳米纤维膜表面元素分析 | 第88-89页 |
·纳米纤维膜的亲疏水性分析 | 第89-91页 |
·纳米纤维膜的孔隙率分析 | 第91-97页 |
·图像法测试 | 第91-95页 |
·密度计算法测试 | 第95-97页 |
·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97-100页 |
·小结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第三章 热塑性聚氨酯/胶原蛋白同轴静电纺丝制备组织工程瓣膜支架 | 第104-124页 |
·引言 | 第104-105页 |
·本章研究目标 | 第104页 |
·同轴射流的产生和机理 | 第104-105页 |
·实验部分 | 第105-110页 |
·实验材料及溶剂 | 第105-106页 |
·实验仪器 | 第106页 |
·纺丝溶液的配置 | 第106页 |
·"壳-芯"结构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106-108页 |
·壳芯结构纳米纤维的形态表征 | 第108-109页 |
·壳芯结构纳米纤维的表面元素测试 | 第109页 |
·壳芯结构纳米纤维孔隙率测试 | 第109页 |
·壳芯结构纳米纤维化学结构测定 | 第109页 |
·壳芯结构纳米纤维力学性能测试 | 第109-110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110-121页 |
·同轴电纺丝工艺的探索 | 第110-111页 |
·壳芯结构纳米纤维的形态分析 | 第111-116页 |
·芯层纺丝溶液浓度对同轴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 | 第111-116页 |
·壳芯结构纳米纤维的表面元素分析 | 第116-117页 |
·壳芯结构纳米纤维孔隙率分析 | 第117-118页 |
·壳芯结构纳米纤维化学结构分析 | 第118-120页 |
·壳芯结构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分析 | 第120-121页 |
·小结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4页 |
第四章 取向复合纳米纤维的收集及其性能研究 | 第124-158页 |
·引言 | 第124-125页 |
·实验部分 | 第125-128页 |
·实验材料及溶剂 | 第125页 |
·实验设备 | 第125-126页 |
·纺丝溶液的配制 | 第126页 |
·取向纳米纤维的收集 | 第126-127页 |
·取向纳米纤维的形态表征 | 第127页 |
·取向纳米纤维的取向度测试 | 第127页 |
·取向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127-128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128-154页 |
·取向纳米纤维接收装置的设计 | 第128-129页 |
·取向纳米纤维表面形态分析 | 第129-137页 |
·共混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表面形态分析 | 第129-133页 |
·同轴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表面形态分析 | 第133-137页 |
·取向纳米纤维取向度分析 | 第137-145页 |
·混合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取向分析 | 第137-141页 |
·同轴复合取向纳米纤维取向分析 | 第141-145页 |
·取向纳米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 第145-154页 |
·混纺取向纳米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 第145-149页 |
·同轴取向纳米纤维力学性能分析 | 第149-154页 |
·小结 | 第154-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58页 |
第五章 热塑性聚氨酯/胶原蛋白复合静电纺纤维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第158-184页 |
·引言 | 第158-160页 |
·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因素 | 第158-159页 |
·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59-160页 |
·实验部分 | 第160-165页 |
·实验材料 | 第160-161页 |
·实验设备 | 第161页 |
·复合静电纺材料的制备 | 第161-163页 |
·共混静电纺材料的制备 | 第161-162页 |
·同轴静电纺材料的制备 | 第162页 |
·细胞培养前的材料交联处理 | 第162-163页 |
·细胞培养 | 第163-165页 |
·材料处理 | 第163页 |
·复苏细胞 | 第163页 |
·消化细胞 | 第163-164页 |
·细胞种植 | 第164页 |
·MTT实验 | 第164-165页 |
·细胞微观形态观察 | 第165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165-180页 |
·共混静电纺支架生物相容性评价 | 第165-172页 |
·共混电纺支架细胞粘附实验 | 第165-167页 |
·共混电纺支架细胞增殖实验 | 第167-168页 |
·共混电纺支架细胞微观形态观察 | 第168-172页 |
·同轴电纺支架生物相容性评价 | 第172-178页 |
·同轴电纺支架细胞粘附实验 | 第172-173页 |
·同轴电纺支架细胞增殖实验 | 第173-175页 |
·同轴电纺支架细胞微观形态观察 | 第175-178页 |
·复合纳米纤维支架对细胞生长取向的初步研究 | 第178-180页 |
·小结 | 第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84页 |
第六章 静电纺复合快速成型制备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及其体外生物反应器的初步建立和检测 | 第184-204页 |
·引言 | 第184-189页 |
·快速成型技术及其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中的应用 | 第184-186页 |
·熔融沉积制造 | 第186-187页 |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应用 | 第187-189页 |
·生物反应器的种类 | 第187-188页 |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 第188-189页 |
·快速成型制备瓣膜环 | 第189-194页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189页 |
·快速成型制备 | 第189-193页 |
·快成成型准备工作 | 第189-190页 |
·CAD模型制备准备工作 | 第190-191页 |
·FDM制备过程 | 第191-192页 |
·FDM支架微观形态 | 第192-193页 |
·快速成型瓣膜环与静电纺材料进行复合 | 第193-194页 |
·体外生物反应器的初步建立及体外动态培养 | 第194-200页 |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 | 第194-195页 |
·生物反应器的体外动态培养 | 第195-200页 |
·材料准备 | 第195-196页 |
·细胞分离与培养 | 第196页 |
·生长动力学测试 | 第196页 |
·流体对细胞粘附影响测试 | 第196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196-200页 |
·小结 | 第200-201页 |
·参考文献 | 第201-204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后续工作建议 | 第204-209页 |
·总结 | 第204-207页 |
·后续工作建议 | 第207-209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第209-212页 |
致谢 | 第212-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