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5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巨变 | 第14-19页 |
·次贷危机对美元国际货币主导权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 | 第14-17页 |
·美欧两大国际货币的竞相滥发加速国际货币体系的巨变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19-22页 |
·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概念界 | 第22-47页 |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系统性研究 | 第22-28页 |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第28-31页 |
·对汇率制度与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研究 | 第31-34页 |
·对本位货币与国际货币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 第34-37页 |
·对"最优货币区"与货币联盟的研究 | 第37-39页 |
·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 第39-42页 |
·简单评述 | 第42-45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45-47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理论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47-5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48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48-51页 |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51-54页 |
第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 | 第54-98页 |
第一节 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 | 第54-64页 |
·金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背景 | 第55-57页 |
·金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与特点 | 第57-60页 |
·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积极作用与经济意义 | 第60-61页 |
·金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崩溃 | 第61-63页 |
·对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简单评述 | 第63-64页 |
第二节 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 | 第64-71页 |
·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背景 | 第64-66页 |
·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66-68页 |
·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崩溃 | 第68-70页 |
·对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简单评述 | 第70-71页 |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 第71-88页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背景 | 第72-76页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与运行机制 | 第76-79页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与经济意义 | 第79-80页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与崩溃 | 第80-86页 |
·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简单评价 | 第86-88页 |
第四节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 第88-96页 |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背景 | 第89-91页 |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与运行机制 | 第91-94页 |
·对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述 | 第94-96页 |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关系演变 | 第96-98页 |
第三章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国际货币膨胀 | 第98-142页 |
第一节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的划分 | 第98-99页 |
第二节 美元国际本位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膨胀 | 第99-123页 |
·美元国际储备地位的确立与加强 | 第100-106页 |
·美元国际储备地位的动荡与维护 | 第106-112页 |
·美元国际国际本位货币地位的确立与美元及其资产的膨胀 | 第112-117页 |
·美元膨胀对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 第117-123页 |
第三节 欧元国际本位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膨胀 | 第123-142页 |
·欧洲货币体系 | 第123-133页 |
·欧元的诞生 | 第133-135页 |
·欧元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本位货币地位的获得 | 第135-140页 |
·欧元及其资产的膨胀与影响 | 第140-142页 |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第142-182页 |
第一节 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第142-146页 |
·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分析 | 第142-144页 |
·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般等价物与个别使用价值的矛盾 | 第144-145页 |
·制度、实力等因素对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性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第二节 金汇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分析 | 第146-149页 |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第149-154页 |
·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期的稳定性分析 | 第150-151页 |
·货币的公器性质与其因为私利而被控制所产生的严重矛盾 | 第151-152页 |
·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内在不稳定性 | 第152-153页 |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严重缺陷 | 第153-154页 |
第四节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第154-159页 |
·国际本位货币——美元的无约束扩张 | 第155-157页 |
·汇率波动不断加剧、货币危机频频爆发 | 第157-158页 |
·调节渠道有限、国际游资严重冲击 | 第158页 |
·参与权和决策权的不公平性 | 第158-159页 |
第五节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研究 | 第159-182页 |
·货币统一性要求受到严峻挑战 | 第159-160页 |
·美国经济与美元支柱的虚拟化 | 第160-163页 |
·欧洲经济与欧元支柱的虚拟化 | 第163-166页 |
·小国(非本位国家)货币的从属地位 | 第166-167页 |
·"滥币陷阱"——美元与欧元竞相滥发 | 第167-171页 |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的理论模型与机制分析 | 第171-182页 |
第五章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改革与发展 | 第182-216页 |
第一节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 | 第182-193页 |
·货币虚拟化后的全球流动性膨胀 | 第182-185页 |
·美元危机的可能 | 第185-190页 |
·欧元的高速膨胀与"滥币陷阱"的推波助澜 | 第190-191页 |
·小国货币的从属地位 | 第191页 |
·国际货币体系的危机 | 第191-193页 |
第二节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决定因素与原则 | 第193-199页 |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决定因素 | 第193-195页 |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原则 | 第195-199页 |
第三节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预案分析 | 第199-204页 |
·建立新的金本位制度 | 第199-200页 |
·建立类似于SDR的超主权货币 | 第200-201页 |
·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 | 第201-202页 |
·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 | 第202-203页 |
·建立单一国际货币体系 | 第203-204页 |
第四节 "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 | 第204-216页 |
·美元国际货币主导权的流失 | 第205-207页 |
·美元—欧元—人民币联盟:国际货币体系最具发展趋势的论证分析 | 第207-216页 |
第六章 对中国的政策建议——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 第216-244页 |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 | 第216-219页 |
第二节 中国"大经济"与"小货币"的矛盾 | 第219-224页 |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充要性、路径选择与风险防范 | 第224-240页 |
·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强大的实体经济 | 第224-226页 |
·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借鉴——德国的经验和日本的教训 | 第226-229页 |
·人民币国际化的充分性 | 第229-234页 |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 第234-236页 |
·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与路径分析 | 第236-239页 |
·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防范 | 第239-240页 |
第四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作用 | 第240-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4-250页 |
致谢 | 第250-25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