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6页 |
1.1 有性繁殖生物性染色体的进化及其数目(剂量)的性别差异 | 第13-14页 |
1.2 性染色体剂量差异的补偿模式 | 第14-20页 |
1.2.1 XY性别系统的剂量补偿类型 | 第14-17页 |
1.2.2 ZW性别系统的剂量补偿类型 | 第17-20页 |
1.3 黑腹果蝇性染色体的剂量补偿机制 | 第20-23页 |
1.3.1 雄性特异性致死(MSL)复合体基因的发现 | 第20页 |
1.3.2 MSL复合体基因的鉴定 | 第20-21页 |
1.3.3 黑腹果蝇性染色体的剂量补偿机制 | 第21-23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棉铃虫性染色体剂量补偿模式的确定 | 第26-42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1 供试昆虫 | 第26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7-33页 |
2.2.1 全转录组表达量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27-28页 |
2.2.2 单个Z染色体基因表达量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28-3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2.3.1 棉铃虫常染色体和Z染色体基因的获得与鉴定 | 第33页 |
2.3.2 性别偏性基因和非偏性基因 | 第33-34页 |
2.3.3 棉铃虫全转录组表达量的差异分析 | 第34-38页 |
2.3.4 棉铃虫单个Z染色体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剂量补偿差异 | 第38-40页 |
2.4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棉铃虫MSL复合体基因的鉴定 | 第42-72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3.1.1 供试昆虫 | 第42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42-46页 |
3.2.1 棉铃虫MSL复合体基因克隆 | 第42-45页 |
3.2.2 棉铃虫MSL复合体基因序列分析 | 第45-46页 |
3.2.3 棉铃虫MSL复合体系统发生分析 | 第4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6-69页 |
3.3.1 Hamsl1的克隆和鉴定 | 第46-54页 |
3.3.2 Hamsl2的克隆和鉴定 | 第54-57页 |
3.3.3 Hamsl3的克隆和鉴定 | 第57-60页 |
3.3.4 Hamle的克隆和鉴定 | 第60-66页 |
3.3.5 Hamof的克隆和鉴定 | 第66-69页 |
3.4 讨论 | 第69-72页 |
第四章 棉铃虫关键MSL复合体基因的筛选及其对性染色体剂量补偿的调控 | 第72-89页 |
4.1 试验材料 | 第72-73页 |
4.1.1 供试昆虫 | 第72-73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73页 |
4.1.3 组织解剖及发育时期收集 | 第73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73-75页 |
4.2.1 DNA和RNA提取 | 第73页 |
4.2.2 cDNA模板的制备 | 第73-74页 |
4.2.3 棉铃虫MSL复合体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74页 |
4.2.4 Hamsl1-siRNA合成 | 第74页 |
4.2.5 RNA干扰 | 第74-7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75-86页 |
4.3.1 棉铃虫关键MSL复合体基因的筛选 | 第75-80页 |
4.3.2 RNA干扰Hamsl1对剂量补偿程度的影响 | 第80-86页 |
4.4 讨论 | 第86-89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1页 |
附录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4页 |
作者简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