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转动机件论文--轴承论文

高速全陶瓷球轴承动力学特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陶瓷球轴承概述第12-16页
        1.1.1 前言第12页
        1.1.2 全陶瓷轴承分类第12-13页
        1.1.3 陶瓷轴承结构及特性第13-14页
        1.1.4 陶瓷轴承的应用研究第14-16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页
    1.3 高速全陶瓷轴承动力学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页
    1.4 高速全陶瓷轴承发展趋势第17-18页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1.5.1 课题来源第18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全陶瓷轴承理论分析第20-30页
    2.1 几何学分析第20-22页
        2.1.1 密合度第20页
        2.1.2 沟曲率半径系数第20-21页
        2.1.3 接触角与径向载荷第21页
        2.1.4 游隙与接触角的关系第21-22页
    2.2 全陶瓷轴承运动分析第22页
    2.3 全陶瓷轴承受力分析第22-27页
        2.3.1 陶瓷球与套圈接触表面的应力与变形第22-25页
        2.3.2 全陶瓷轴承中陶瓷球一般受力第25-26页
        2.3.3 全陶瓷轴承摩擦力矩与功率损失第26-27页
    2.4 全陶瓷轴承疲劳机理与寿命估计第27-28页
        2.4.1 全陶瓷轴承疲劳机理第27页
        2.4.2 全陶瓷轴承寿命理论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全陶瓷球轴承静动态分析第30-46页
    3.1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第30-35页
        3.1.1 静力学分析基本理论第30页
        3.1.2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30-33页
        3.1.3 有限元分析流程简介第33-35页
    3.2 全陶瓷轴承静力学分析第35-42页
        3.2.1 有限元模型第35-36页
        3.2.2 轴承材料模型参数设置第36-37页
        3.2.3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第37-38页
        3.2.4 接触模型与载荷的确定第38-39页
        3.2.5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9-42页
    3.3 全陶瓷轴承模态分析第42-45页
        3.3.1 定义边界条件并求解第42-43页
        3.3.2 模态分析结果显示第43-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全陶瓷轴承接触分析及优化设计第46-56页
    4.1 赫兹弹性接触理论第46页
    4.2 全陶瓷轴承赫兹计算第46-49页
    4.3 刚度矩阵的求解第49-50页
    4.4 全陶瓷轴承接触变形第50-54页
    4.5 全陶瓷轴承内部参数设计第54-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全陶瓷轴承性能实验研究第56-68页
    5.1 高速数控机床陶瓷电主轴第56-60页
        5.1.1 概述第56-57页
        5.1.2 陶瓷电主轴的工作原理第57-58页
        5.1.3 陶瓷电主轴关键技术第58-59页
        5.1.4 陶瓷电主轴的应用第59-60页
    5.2 全陶瓷电主轴—轴承测试系统第60-61页
        5.2.1 测试系统试验装置第60-61页
        5.2.2 测试系统检测条件第61页
    5.3 全陶瓷轴承温升测试第61-64页
        5.3.1 温度检测平台与测试第61-63页
        5.3.2 温度测试结果与分析第63-64页
    5.4 全陶瓷轴承振动与噪声测试第64-67页
        5.4.1 检测平台的搭建第64-66页
        5.4.2 振动与噪声测试结果与分析第66-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6.1 结论第68页
    6.2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作者简介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reg/Th17细胞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表达变化及与术后肺损伤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绿色建筑智能照明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