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1 奶牛乳腺炎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1 奶牛乳腺炎的病因 | 第14-15页 |
1.2 奶牛乳腺炎的危害 | 第15页 |
1.3 奶牛乳腺炎的分类及诊断方法 | 第15-16页 |
1.4 奶牛乳腺炎致病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 第16-18页 |
1.5 奶牛乳腺炎的预防 | 第18页 |
2 miRNA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2.1 miRNA的发现与形成过程 | 第19-20页 |
2.2 miRNA生物学功能 | 第20页 |
2.3 miRNA在奶牛乳腺炎中的作用 | 第20页 |
3 miRNA-145 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4 PXN基因研究进展 | 第21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4页 |
第二章 miR-145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4-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1.1 材料 | 第24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4-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2.1 miR-145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 第26-27页 |
2.2 miR-145保守性及序列相似的分析 | 第27-28页 |
2.3 miR-145序列进化分析 | 第28-29页 |
2.4 miR-145差异表达分析 | 第29页 |
2.5 miR-145目标靶基因的预测 | 第29-30页 |
2.6 miR-145预测靶基因的GO分析 | 第30-31页 |
2.7 miR-145预测靶基因的Pathway分析 | 第31页 |
2.8 miR-145转录因子的预测以及TF-miRNA-靶基因调控网络图的构建 | 第31-32页 |
3 讨论 | 第32-34页 |
3.1 miR-145的进化 | 第32-33页 |
3.2 miR-145在乳腺中的差异表达 | 第33页 |
3.3 miR-145的功能预测分析 | 第33页 |
3.4 TFs-miR-145-靶基因的调控网络构建 | 第33-34页 |
4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LTA诱导型奶牛乳腺炎上皮细胞模型构建 | 第36-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1.1 材料 | 第36-37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7-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2.1 LTA诱导MAC-T细胞炎症反应的最佳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探究 | 第39页 |
2.2 细胞实时无标记法(RTCA)检测细胞 | 第39-41页 |
3 讨论 | 第41-42页 |
4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miR-145靶向调控PXN分子机制研究 | 第44-6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4-54页 |
1.1 材料 | 第44-47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7-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2.1 miR-145与PXN基因3'UTR结合位点分析 | 第54页 |
2.2 目的片段的扩增 | 第54-55页 |
2.3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与鉴定 | 第55-56页 |
2.4 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 | 第56-57页 |
2.5 miR-145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对预测靶基因PXN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57-58页 |
2.6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8页 |
2.7 转染后MAC-T细胞中PXN蛋白表达的变化 | 第58-59页 |
3 讨论 | 第59-60页 |
4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炎症条件下miR-145在乳腺炎发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第62-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1.1 材料 | 第62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62-6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2.1 转染miR-145模拟物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总RNA质量检测 | 第64-65页 |
2.2 RT-qPCR检测MAC-T细胞中miR-145过表达和抑制表达效果 | 第65页 |
2.3 miR-145对MAC-T细胞因子分泌量的影响 | 第65-66页 |
2.4 miR-145对MAC-T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6-67页 |
2.5 miR-145对MAC-T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67-68页 |
2.6 miR-145对MAC-T细胞骨架形态的变化 | 第68-69页 |
3 讨论 | 第69-70页 |
4 小结 | 第70-72页 |
全文总结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附录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