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建设对学科发展的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总体框架 | 第17-18页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高校图书馆对学科发展的绩效研究综述 | 第20-28页 |
2.1 高校图书馆、学科发展以及绩效概念的界定 | 第20-23页 |
2.1.1 高校图书馆的含义 | 第20-21页 |
2.1.2 学科建设的含义 | 第21-22页 |
2.1.3 绩效评价的含义 | 第22-23页 |
2.2 理论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2.3 实证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高校图书馆对学科发展服务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34页 |
3.1 概念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的原则 | 第29-30页 |
3.2.1 科学合理原则 | 第29页 |
3.2.2 相对独立原则 | 第29-30页 |
3.2.3 动态可比原则 | 第30页 |
3.2.4 简单实用原则 | 第30页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1页 |
3.4 指标选取及其解释 | 第31-32页 |
3.4.1 指标选取依据 | 第31页 |
3.4.2 指标解释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学科发展相关性分析 | 第34-42页 |
4.1 数据预处理 | 第34-36页 |
4.1.1 数据的来源 | 第34页 |
4.1.2 标准化处理 | 第34-36页 |
4.2 典型相关分析 | 第36-41页 |
4.2.1 典型相关分析理论研究 | 第36-37页 |
4.2.2 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4.2.3 典型变量系数 | 第38-40页 |
4.2.4 典型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高校图书馆建设对学科发展的绩效评价 | 第42-52页 |
5.1 因子分析 | 第42-44页 |
5.1.1 因子分析理论研究 | 第42-43页 |
5.1.2 因子分析的结果 | 第43-44页 |
5.1.3 公因子方差 | 第44页 |
5.2 图书馆超效率DEA模型的模型 | 第44-47页 |
5.2.1 DEA基础模型—C2R模型 | 第44-45页 |
5.2.2 DEA拓展模型—超效率DEA模型 | 第45-47页 |
5.3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5.4 针对性建议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6.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A 2014年高校投入产出原始数据表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