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威海市营改增后建筑业税收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关于建筑业实施营改增的必要性研究第13-14页
        1.2.2 关于建筑业营改增所遇到的问题研究第14页
        1.2.3 关于建筑业营改增的税收征管对策研究第14-15页
        1.2.4 文献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3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建筑业营改增相关概念和理论第18-23页
    2.1 概念界定第18-21页
        2.1.1 税收管理第18页
        2.1.2 建筑业第18-19页
        2.1.3 营改增第19-21页
    2.2 建筑业营改增的相关理论第21-22页
        2.2.1 税收管理理论第21页
        2.2.2 税收负担理论第21-22页
        2.2.3 产业链理论第22页
    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及其影响第23-34页
    3.1 我国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第23-26页
        3.1.1 我国建筑业的行业发展现状第23-24页
        3.1.2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第24-26页
    3.2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纳税人的影响第26-29页
        3.2.1 消极影响第26-28页
        3.2.2 积极影响第28-29页
    3.3 建筑业营改增政策对税收征管的影响第29-33页
        3.3.1 计税方式选择的问题第29-30页
        3.3.2 清包工、甲供材、老项目三大简易征收问题第30页
        3.3.3 纳税人异地经营预缴税款问题第30-32页
        3.3.4 进项抵扣取得问题第32-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威海市建筑业营改增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第34-50页
    4.1 威海市建筑业营改增情况第34-40页
        4.1.1 威海市建筑业纳税人情况分析第34-37页
        4.1.2 威海市建筑业税收情况分析第37-40页
    4.2 营改增后建筑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40-46页
        4.2.1 税源监控难度加大第41-42页
        4.2.2 发票管理风险增加第42-43页
        4.2.3 纳税人利用税收筹划,避税手段多样第43-44页
        4.2.4 纳税人税收遵从弱化,税款流失风险大第44-46页
    4.3 营改增后建筑业税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6-48页
        4.3.1 税收政策原因第46页
        4.3.2 税务机关原因第46-47页
        4.3.3 企业原因第47-48页
        4.3.4 政府第三方原因第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加强威海市建筑业营改增后税收管理的建议第50-56页
    5.1 完善制度设计和政策规范第50页
        5.1.1 做好当地制度规范的清理审查第50页
        5.1.2 及时出台地方性政策保障企业红利第50页
    5.2 加强政策宣传辅导优化纳税服务第50-51页
        5.2.1 搭建征纳互动交流平台,开展政策辅导和培训第50-51页
        5.2.2 多种方式提升纳税服务质效第51页
    5.3 规范行业日常管理打牢征管基础第51-52页
        5.3.1 税源监控前置,实施工程项目化管理第51页
        5.3.2 建立工程现场巡查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第51-52页
        5.3.3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开展税源分级监控第52页
        5.3.4 规范对建筑业发票使用的监控和管理第52页
    5.4 完善信息采集分析机制防控税收风险第52-53页
        5.4.1 拓宽数据采集,形成项目信息分析比对机制第52-53页
        5.4.2 深度分析评估,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第53页
    5.5 开展部门合作完善协税护税机制第53-54页
        5.5.1 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和部门配合力度第53页
        5.5.2 构建国地税业务协作机制第53-54页
        5.5.3 建立委托代征制度第54页
    5.6 进一步优化税收环境第54页
        5.6.1 强化对财务核算的监管,提高企业税法遵从第54页
        5.6.2 提升税务稽査工作质效,严厉打击偷逃税等涉税违法行为第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联合检测生长分化因子-15、人软骨糖蛋白-39血清水平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核苷类似物经治后HBsAg处于低水平的慢乙肝患者的外周血中CD56dim NK细胞亚群数量和Th17/Treg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