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Ⅺ族金属簇合物的可控合成、性能及反应转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9-26页
    1.1 金属簇合物简介第9-12页
    1.2 外模板法可控合成金属簇合物第12-16页
        1.2.1 基于环状外模板的可控合成第12-14页
        1.2.2 基于非环状外模板的可控合成第14-16页
    1.3 内模板法可控合成金属簇合物第16-20页
    1.4 金属簇的反应转化及催化反应研究进展第20-24页
    1.5 小结第24-26页
第2章 课题提出与设计第26-27页
第3章 大环杯吡啶配体与银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第27-33页
    3.1 研究背景第27页
    3.2 氮甲基桥联杯[8]吡啶(Py[8])与AgCF_3SO_3的相互作用研究第27-30页
        3.2.1 晶体培养及条件筛选第27-28页
        3.2.2 低温核磁滴定实验第28-30页
        3.2.3 紫外-可见光谱滴定第30页
    3.3 氮甲基桥联杯[9]吡啶(Py[9])与AgCF_3SO_3的相互作用研究第30-32页
    3.4 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大环外模板法合成炔基银簇及其组装体第33-42页
    4.1 研究背景第33页
    4.2 [1,3,5-(AgC(?)C)_3-Ph]n为中心的银簇合成及表征第33-41页
        4.2.1 金属簇合物4-1的晶体结构表征第34-36页
        4.2.2 金属簇合物4-2的晶体结构表征第36-37页
        4.2.3 金属簇合物4-3的晶体结构表征第37-38页
        4.2.4 金属簇合物4-1-4-3的扩散核磁及高分辨质谱表征第38-41页
    4.3 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直接纳米化法合成高银硫比纳米颗粒第42-57页
    5.1 研究背景第42-43页
    5.2 硫化银为原料的银硫簇合成第43-49页
        5.2.1 银硫簇的合成尝试及对反应体系的初步表征第43-47页
        5.2.2 反应体系中银硫簇的结构表征第47-49页
    5.3 硫化银簇为起始物的硫化银纳米颗粒合成第49-55页
        5.3.1 高银硫比硫化银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第49-52页
        5.3.2 5 -5-NP的组成、带隙测定及理论计算研究第52-55页
    5.4 小结第55-57页
第6章 炔基银簇的反应转化研究第57-67页
    6.1 研究背景第57页
    6.2 有机银簇6-1-6-9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57-63页
        6.2.1 有机银簇6-1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57-59页
        6.2.2 有机银簇6-2-6-9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59-63页
    6.3 有机银簇的碳金属键及芳香性理论计算研究第63-65页
        6.3.1 有机银簇6-1中吲哚环的芳香性理论计算研究第63-64页
        6.3.2 有机银簇6-1中碳银键成键模式的理论计算研究第64-65页
    6.4 小结第65-67页
第7章 内模板法合成手性金属簇及其圆二色响应研究第67-84页
    7.1 研究背景第67-68页
    7.2 手性金属簇7-1-7-5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68-76页
        7.2.1 手性金属簇7-1-7-5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第68-75页
        7.2.2 手性金属簇7-1-7-5的溶液态表征第75-76页
    7.3 手性金属簇7-1-7-5的圆二色谱第76-79页
    7.4 手性金属簇7-1-7-5的理论计算研究第79-83页
        7.4.1 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谱的理论计算及轨道成分分析第79-82页
        7.4.2 模型金簇的圆二色谱计算第82-83页
    7.5 小结第83-84页
第8章 多炔基内模板法合成高核数银簇合物第84-98页
    8.1 研究背景第84-85页
    8.2 多核银簇的合成及结构表征第85-96页
        8.2.1 金属簇合物8-1-8-3的合成条件筛选第85-86页
        8.2.2 金属簇合物8-1的结构表征第86-89页
        8.2.3 金属簇合物8-2的结构表征第89-92页
        8.2.4 金属簇合物8-3的结构表征第92-96页
    8.3 金属簇合物8-1-8-3的热重实验和光学性质测定第96-97页
    8.4 小结第97-98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98-103页
    9.1 总结第98-100页
    9.2 展望第100-103页
        9.2.1 有机铜簇的合成及反应研究第100-101页
        9.2.2 大环多金属促进的碳亲核试剂关环反应研究第101页
        9.2.3 手性金簇、银簇及金银混合簇的催化反应研究第101-103页
第10章 实验部分及表征数据第103-148页
    10.1 总体说明第103-104页
    10.2 实验部分和表征数据第104-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5页
致谢第155-157页
附录 A 晶体结构数据第157-18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83-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房颤动患者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估与改进方法探讨
下一篇:室性心律失常发作规律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