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50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2 太赫兹波简介 | 第15-22页 |
1.2.1 太赫兹波与无线通信 | 第16-18页 |
1.2.2 太赫兹光谱与成像 | 第18-22页 |
1.3 太赫兹波导 | 第22-41页 |
1.3.1 引言 | 第22-25页 |
1.3.2 太赫兹金属波导 | 第25-38页 |
1.3.3 其它太赫兹波导 | 第38-41页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41-42页 |
1.5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第二章 太赫兹波导理论 | 第50-61页 |
2.1 引言 | 第50页 |
2.2 金属的色散模型 | 第50-52页 |
2.3 太赫兹金属波导理论 | 第52-58页 |
2.3.1 亥姆霍兹方程 | 第52-53页 |
2.3.2 TEM、TE和TM波的通解 | 第53-56页 |
2.3.3 平行平板金属波导 | 第56-57页 |
2.3.4 矩形金属波导 | 第57-58页 |
2.4 弱导光纤的高斯近似 | 第58-60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第三章 基于平行平板金属波导的太赫兹T形腔的消逝共振模研究 | 第61-82页 |
3.1 引言 | 第61-62页 |
3.2 理论模型 | 第62-65页 |
3.3 结果和分析 | 第65-74页 |
3.3.1 TE2类消逝共振模 | 第65-71页 |
3.3.2 TE1和TE3类消逝共振模 | 第71-72页 |
3.3.3 损耗分析 | 第72-74页 |
3.4 腔模的讨论 | 第74-7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8页 |
3.6 补充材料——COMSOL中的边界条件 | 第78-80页 |
3.7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第四章 多片电介质填充的矩形金属波导的余弦-高斯模 | 第82-98页 |
4.1 引言 | 第82-83页 |
4.2 模式场分析 | 第83-85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85-92页 |
4.3.1 理想梯度电介质填充的矩形金属波导 | 第86-90页 |
4.3.2 多片电介质对填充的矩形金属波导 | 第90-9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4.5 补充材料 | 第93-95页 |
4.6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第五章 渐变太赫兹椭圆-双曲线形连接器的理论分析 | 第98-107页 |
5.1 引言 | 第98-99页 |
5.2 波导结构 | 第99-100页 |
5.3 耦合计算 | 第100-10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4页 |
5.5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10页 |
6.1 结论 | 第107-108页 |
6.2 展望 | 第108-110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10-112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