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总结 | 第14页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9页 |
1.3.1 研究的目标 | 第14-15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1.3.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4 论文的结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粤电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现状分析 | 第19-31页 |
2.1 粤电集团公司基本概况 | 第19-20页 |
2.1.1 公司概况 | 第19页 |
2.1.2 粤电集团公司信息化现状 | 第19-20页 |
2.2 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 第20-22页 |
2.3 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项目建设的要求 | 第22-25页 |
2.4 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2.4.1 系统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2.4.2 系统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2.4.3 分析问题原因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粤电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1-48页 |
3.1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办法 | 第31-33页 |
3.1.1 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1-32页 |
3.1.2 体系构建的方法 | 第32-33页 |
3.2 综合评价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3-37页 |
3.2.1 综合评价体系的目标层 | 第33页 |
3.2.2 综合评价体系的准则层 | 第33-36页 |
3.2.3 综合评价体系的指标层 | 第36-37页 |
3.3 综合评价指标评价依据的界定 | 第37-46页 |
3.3.1 组织类指标 | 第37-38页 |
3.3.2 性能类指标 | 第38-40页 |
3.3.3 功能类指标 | 第40-41页 |
3.3.4 设计类指标 | 第41-43页 |
3.3.5 安全类指标 | 第43-44页 |
3.3.6 应用类指标 | 第44-45页 |
3.3.7 经济类指标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粤电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第48-65页 |
4.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概述 | 第48-53页 |
4.1.1 层次分析法步骤 | 第48-52页 |
4.1.2 层次分析法计算问题 | 第52-53页 |
4.2 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第53-60页 |
4.2.1 判断比较矩阵 | 第53-58页 |
4.2.2 指标权重 | 第58-60页 |
4.3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60-63页 |
4.3.1 设定专家评价结果集 | 第61页 |
4.3.2 确定综合评价矩阵 | 第61页 |
4.3.3 计算综合评价矩值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粤电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综合评价 | 第65-77页 |
5.1 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v2.0状况分析 | 第65-70页 |
5.1.1 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v2.0建设情况 | 第65页 |
5.1.2 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v2.0性能特点 | 第65-69页 |
5.1.3 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v2.0效益分析 | 第69-70页 |
5.2 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V2.0综合评价 | 第70-75页 |
5.3 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分析和建议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A 粤电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综合评价指标调查表 | 第83-85页 |
附录B 粤电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综合指标权重打分表 | 第85-89页 |
附录C 粤电TIMSS综合一体化系统综合评价打分表 | 第89-90页 |
附录D 评价专家基本信息列表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页 |